大建设搭台文化唱戏 瑶海发展再唱和谐曲

2012-02-09 17:42:53 来源: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春回大地蕴和谐,龙入瑶海万象新。2月9日,记者从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召开的大建设总结表彰动员大会上获悉,今年该区将首次设置“和谐文华奖”,并再颁“和谐搬迁奖”。

据了解,去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在全国首次设立“和谐搬迁奖”,重奖和谐搬迁工作有功之臣,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今年则将“和谐搬迁奖”延伸至那些在大城改大建设和和谐搬迁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中去,更加丰富和增强了“和谐搬迁奖”的内涵及指向性。同时该区还首次创新的设置了“和谐文化奖”,以表彰那些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以及在群众工作中所作出特殊贡献的先进单位。其中已荣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的和平路街道获此殊荣。

瑶海区作为合肥市的老城区,昔日合肥工业滥觞于此,也辉煌于此,现如今该区集中了很多老的工矿企业,拥有占全市总量60%以上的危旧房、城中村和棚户区。这些既是该区发展的重难点,也是发展的切入点,如何破解?如何统筹?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唯有转型可破解,唯有和谐可统筹。

转型发展,深刻认识到这点的瑶海人,去年就尝到了甜头。瑶海区积极以旧城改造为抓手,改造居民生活和居住环境,不断提升幸福瑶海建设。旧城改造,拆迁是第一难题。在推进搬迁中,该区心系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惠及群众,唱出了和谐之音。无论是动迁单位,还是一线人员,都站在搬迁户的角度“换位思考”,“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政策”覆盖搬迁全过程,“真心、细心、耐心”的“心心相印”关爱所有搬迁户。据瑶海区有关部门统计,去年一年,全区累计“和谐拆迁”达180多万平方米、1.1万户。全年完成拆迁的旧城改造项目18个,拆迁面积3536亩,包括龙岗开发区的油坊徐尚里城中村等11个项目,大兴镇的庙岗城中村等2个项目,大通路街道的煤球厂生活区等2个项目以及车站街道的火车南站、三里街街道的汽配城、和平路街道的纺织三村等项目,形成了“全盘开花”的局面。

与此同时,瑶海区还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3个,裕溪路高架桥、合店路二期、畅通一环K标等一批路桥工程竣工通车,铜陵路高架桥、郎溪北路、临泉东路、滨河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9条支路建成或基本建成。实施“绿化大会战”,新增绿地面积63万平方米。大建设大城改,瑶海区华丽转身,点亮合肥东城。

今年,瑶海区在深入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政治任务和工作重点,和谐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瑶海区将大建设大城改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统筹推进,一方面拆旧立新,建设一批;另一方面,结合各类创建,整治一批,并建管并重,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拓展服务内涵。在这一气势恢宏却又艰巨无比的重担面前,文化所蕴含的“业缘”、“地缘”、“人缘”、“趣缘”等“四缘”优势,将无形中促进社会管理,凝聚更多人心,营造和谐氛围,对大建设大城改起到深远的推动作用。瑶海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设置“和谐文化奖”,重奖突出贡献单位,旨在延伸转型内涵,提升群众工作,统筹各项建设,深化和谐之意。就拿首获该奖的和平路街道来说,近年来,这个街道积极抢抓全市大建设、大发展以及安纺生活区全面拆迁改造等重大发展机遇,社区经济社会事业取得快速发展,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更是在全市乃至全省走在了前列。可以说和谐文化奠定了建设的基石,加快了发展的步伐。

与此同时,瑶海区还将按照省委、市委提出的讲大局、强责任、提能力、抓落实的更高要求,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坚持“搬、建、安、管”一体化,着力建立健全惠及群众的标准体系,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要保质、保量地建好安置复建点。全力抓好火车南站综合改造、坝上街综合改造、农产品物流园等50多个投资超5亿元的重大项目,同时启动更多的旧城改造项目,重点包括铜陵南村棚户区、东七城中村、荣电小区、凤阳一村、海尔厂区及生活区、汪塘小区等30多个旧城改造项目。 进一步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惠及群众的制度和做法,坚持“搬、建、安、管”一体化、同步推,将拆迁、搬迁作为第一要事,重点抓好55条道路的建设,完成90多条小街道的改建,启动总建筑面积396.5万平方米的33个复建点和保障房建设,完成46个城中村、2.18万户的拆迁和改造,同时,推进大绿化、水环境综合治理以及主次干道立面整治。

来源: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记者 刘楠雪 通讯员 解琛 张瑾)编辑:马原

编辑: 马原  标签: 瑶海 和谐  

精彩热图

行为艺术用狗链牵男子爬行

老照片揭清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