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过年:燃放爆竹引起伤害保险公司可理赔
拼车回家先签协议规避风险
近年来,拼车回家日渐成为一种新潮流。那么,拼车行为是否合法?拼车协议有何法律效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麻昌华教授。
“对于春节期间群众拼车的行为不宜认定为商业运营。有偿拼车,是在春运购票难的背景下催生的,以分摊过路费、油费、减少疲劳驾驶等为目的的一种行为。因为拼车的车主,主观上没有以拼车盈利的目的,客观上也没有多次客运的行为。因此,有偿拼车不属于商业运营。”麻昌华介绍,由于拼车与非法运营是存在法律界限的,如果车主只是为了回家,回家之后不再进行以盈利为目的的运营,就不应属于法律禁止的范畴。
签拼车协议有无必要?麻昌华表示,拼车协议是一种对拼车过程产生的费用、责任等各方权利义务的一种约定。拼车协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拼车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与隐患达到事前控制的效果。但是对于免责约定,比如 “发生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车主对同车乘客不承担任何责任”等,可能因合同免责条款的无效而不被法律认可。
“如果没有拼车协议,则依据车辆投保的交强险和商业险进行赔偿。对于超出保险以外的损失,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赔偿。”麻昌华建议,拼车中的车辆应为车辆办理车上人员责任险等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