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十二
三代同堂的置业样本
“一切为了孩子”恐怕是无数家庭都在秉承与信奉的生活准则。在中国“隔辈儿亲”的传统习俗影响下,许多当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人总是恨不得把所有最好的东西都提供给自己的孙儿。范先生今年56岁,四年前,随着孙子的出生,范先生的辈分也升了级,从那时开始,他和妻子充分体会到了“心头肉”是怎样一种感觉。
范先生的儿子就职于一家知名跨国企业,经常被公司派外出差,就是留津期间,也经常被公事牵绊到很晚才到家。儿媳是一家金融机构的客户经理,应酬、宴会成了家常便饭,有时刚进家门,一通电话就又被叫走。俩口子的工作时间都这么不固定,范先生和爱人便甘之如饴地接过了照顾孙子的重任。由于儿子家是个一室,所以老伴就带着孩子住在客厅里,范老先生无处留宿,只好等晚上其他四口都安顿妥当后,再独自回到自己的住处,日日如此,一坚持就是四年。
再过两年,孙子就该上小学了,范先生想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定得给孙子找个重点学校,范先生毅然决然做出了搬家、换房的决定。一开始,范先生的儿子觉得没有这种必要,学区房单价高得惊人,而且离自己和爱人的单位太远,接送孩子放学不是很方便,可拗不过父亲最终妥协,但实在不忍再看父母如此奔波,便建议把现有的两处的房子都卖了,再贷点款换个三室或四室,祖孙三代人住在一起。对于这个提议,范先生倒是欣然接受,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学区房的价格远远超出了范先生的想象,儿子犹豫了一会刚想开口,就被范先生噎了回去。“甭想劝我,这房必须要买,你算算差多少钱,我添,再不够我借也得让我孙子上上这片的户口。”
范先生最后终于如愿以偿,但付出的代价是倾尽了儿子儿媳的所有存款和自己20多万元的养老钱。经常和他一起钓鱼的老王问:“老范,你说你这样做值得吗?”他斩钉截铁地回答:“怎么不值,钱以后可以再赚,孩子耽误了,那可就是一辈子的事。学区房要是没意义,就不会被炒得那么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