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要闻聚焦
中国旅行者户外遇险频发 多头管理导致责任不清
2011-10-24 13:39:57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户外运动要不要立法?如何加强管理?记者专访中国登山协会秘书长张志坚——

政府当保姆 民间是骨干

四川四姑娘山“驴友”失踪事件已告一段落,但此事却引起人们对户外运动如何管理的大讨论。

户外运动要不要立法规范?政府如何有效监管?救援遇险“驴友”,政府该掏救援费吗?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登山协会秘书长张志坚。

立法规范户外运动不可行

记者:近年来,参与登山等户外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各种险情也随之产生,目前每年的伤亡状况如何?

张志坚:虽然近年来,登山攀岩等运动的伤亡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也要看到,其增加的幅度远远低于参与这些运动人员基数的增长,而且出事的绝大多数都是非正规俱乐部或者这种网上组队的。不能因为几起事件的出现,就对登山等户外运动的发展持否定态度,这项运动总体来看正处于健康规范的发展中。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与一般的旅游休闲活动不同,登山等户外运动恰恰因为它的风险,才有其魅力。

记者:外界一直在呼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登山等户外活动进行规范,你怎么看待?

张志坚:我认为,目前并不具备出台相关法律文件的条件,甚至从国际上来看目前也没有专门立法。

首先,户外运动不是一个单独的体育项目,而是以大自然为场地的一系列体育运动的集合,包括登山、徒步、溯溪等。法律应该是严密的,户外运动的内涵和外延难以界定,这就直接导致了立法的边界不明确。

另外,目前我国出台的与体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更多的是以倡导、推广某项运动项目为出发点的。就体育运动的执法权而言,我们目前只有在体育场馆、设施内才是明确的,而一旦离开特定场所便难以实现。

多头管理导致责任不清

记者:对那些非正规的登山活动该怎么管?

张志坚:目前来看,很难完全管起来。首先是难以界定登山活动,许多人打着别的旗号进行登山活动,想管也难以触及。国内登山管理办法只赋予了我们对海拔3500米以上高山的登山管理权,至于3500米以下的,别说我们管不了,即便是让我们管也难以兼顾。

在管理上,现在主要对领队进行培训和资质认定,劝告参与者尽量不要参与那些无组织的自发探险活动。

我们可多借鉴国际上的管理经验。发达国家对户外运动少有全国性、行业性的管理规章,多是采取区域性的管理体制。比如把某块区域划定为国家公园,然后由公园依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区域管理规定。而按照我国现行的管理模式,山林是由林业、旅游等部门多头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就存在管理责任不清、处罚主体不明的情况。

救援不应全由政府埋单

记者:很多人对救援中政府应发挥的作用和救援费用分担存在疑惑。

张志坚:就登山救援来说,应该建立起政府、社会、个人各自分担的救援费用模式,而不应该全由政府掏腰包。尤其是对于明知故犯的“驴友”而言,个人应该承担得更多些。政府最应该做的是,倡导建立区域性的管理体制,并多提供各种服务,比如天气信息、出行提示等。

中国登山协会一直在倡导建立规范的救援体制,这种救援体制应该是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为基础、志愿者为骨干。政府主导不是政府要出钱出人负责任,而是要以政府牵头主导,为社会各个方面参与提供政策上的方便,让各种基金会、保险公司等参与进来提供有效的服务。

在发达国家,进行户外运动的人员需要买两种保险,一种是人身意外险,另一种是救援险。一旦出了问题,由保险公司来赔。但目前我国登山的专业险种参保人数较少保费很高,许多保险公司觉得风险大不愿做。目前我们也在跟有关保险公司协商。(梁昌杰潘俊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形成合力"促大学生就业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身份证法修正案草案:领取身份证应当登记指纹信息
国务院任免公安部、文化部等部门国家工作人员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