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首页中国新闻
民调:98.0%的人表示身边存在“老年漂”
2011-04-29 09:53:39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年轻人选择了离乡工作。很多父母由于担心子女在外生活无人照顾,或者想帮子女带孩子,选择离开家乡、来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于是,孩子在外闯明天,父母跟着“漂”余年。这样的老人又被称为“老年漂”或“漂族老人”。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316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8.0%的人表示身边存在“老年漂”现象,其中63.0%的人表示“老年漂”常见。受访者中,“80后”占36.8%,“70后”占40.0%。

83.2%的人表示老人选择“漂”是为了“帮子女带小孩”

调查中,29.9%的人说自己的父母正在“老年漂”,14.1%的人会选择让父母“老年漂”,31.7%的人表示“不会”,24.4%的人表示“不好说”。

最近,江西抚州的梅女士打算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好做“北漂”(到北京生活、工作的外地人——编者注)。梅女士的女儿今年刚到北京工作,“实在太辛苦了,每天早上6点就要出门,晚上8点才能到家,经常不按时吃饭。”梅女士每天吃过晚饭都会给女儿打个电话,女儿要么在回家路上,要么就是刚到家累得躺沙发上动弹不了。

梅女士想,要是自己能提前退休,就去北京和女儿一起住,趁还能“做得动”的时候帮女儿料理家务。“以后她还要结婚生孩子,像她那样的工作,几乎不可能有时间和力气去照顾孩子。我去了还能帮忙带着,让她能安心工作。”

老人为什么选择“漂”?调查显示,83.2%的人表示是“帮子女带小孩”,其次是“照顾子女的生活”(61.0%),43.2%的人认为原因是“想念子女”。

其他还包括:年轻人想让老人享受更好的生活条件(30.1%)、子女照顾父母方便(25.3%)、城市生活便利(16.1%)等。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姚远,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之所以出现“老年漂”现象,从大环境上来说是因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了,年轻人能够从农村、小城镇到大中城市工作,老人才有可能到子女所在地生活。中国的传统观念是“父母在、不远游”,子女围着父母转。父母能跟着子女在外地生活,说明父母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发展在进步。

“中国人有非常强的‘家’的情结。”姚远表示,对于父母来说,子女年龄再大事业再成功,也永远是自己的孩子,永远需要呵护和支持。看着子女事业和人生双重发展,父母会觉得那是自己人生价值最大的体现。

人们怎么看“老年漂”现象?调查中54.9%的人表示,“父母跟儿女生活,辛苦但安慰”;37.5%的人表示“父母子女共享天伦之乐,无可厚非”;32.6%的人认为减少了“空巢”现象,值得提倡。

也有49.4%的人认为,“老年漂”会导致“年轻人压力过大,父母跟着受累”;27.0%的人认为“会影响老人的幸福感”;24.1%的人认为“会带来很多社会、家庭问题”。

“我要等有能力了才会把父母接过来住。”广州某公司职员万竞说。他口中的“能力”,就是在广州买到一套两房两厅的房子,“让父母住在出租屋或单位宿舍肯定不方便。但我现在还买不起房,工资只能养活我自己,若强行把父母接来,会造成很大负担,父母也不想给我那么大的压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建党90周年专题
建党90周年专题>> 详细

各地新闻
司法解释规定,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或者复核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并限制减刑的案件,认为原判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缓期执行适当,但判决限制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撤销限制减刑。>> 详细
点击排行
  中国总人口超13.7亿 粤成第一人口大省
最高法:死刑缓期执行犯可视情节限制减刑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