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北地区
夏斌:调控 调控 还是调控
2011-04-21 17:03:40      来源:黄河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根据今年的物价预期,整个媒体舆论和很多经济学家在说前高后低,全年预测四点几到五左右,但是在美元的第二轮宽松货币政策之后,欧元风险没有解决,对大宗商品的价格很难预测。还有突发政治因素影响,比如利比亚局势接下来是什么样?我们石油50%是进口的,再加上日本的海啸、核辐射对生产的供应链影响,这些问题对物价的成本因素、收入性因素、包括现在货币的需求因素等等造成影响,引起对全年物价状况的不确定性。

所以,我认为除了根据外汇占款等情况,继续实施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这些政策外,有必要的话要动利率,晚动不如早动,稳定市场预期,尽快地扭转老百姓存款状况,有利于整个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怎么动法?当然可以非对称,提高一定的幅度,实际情况是现在各个银行为抢存款,利率都在上浮,有的是按照有关规定上浮,有的甚至变相上浮。民间利率也已经很高了,内蒙古是一种现象,江浙一带是另外一种现象。既然这样,我认为还不如把基准利率尽快上调,尽可能接近正规,有利于通胀预期和提高银行资产效益。对于控制社会融资总量,我们还要利用汇率的杠杆,提高利率对中美利差的影响不那么明显,其实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相对于美元利率都在提高,某种意义上说增加了我们提高利率的空间。

房地产市场调控方向明确,绝不轻易改变

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最纠结的问题就是房地产市场,我个人认为,现在国务院房地产调控总的方向是对的,就是加快社会保障房的建设,建设以消费者为主导的市场结构,坚决打击投机炒房。这是总结了十几年来房地产发展的方向,深刻反思的结果。所以房地产调整的方向是明确的,因此中央政府调控的方向绝对不能轻易改变,一改变市场就会有大反弹,就会前功尽弃。市场和老百姓也不要用前两年一些专家分析房地产市场的数据作为经验主义来分析明天的风险,不要再对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炒作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中国房地产市场不整的话,中国经济肯定出大事,但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整得狠的话,中国的经济也会出事。有些问题现在很难,但不是说我们的方向错了,房地产当前的矛盾是价格问题,政府的重心眼前是解决价格问题,其实是要解决建立什么样的房地产制度的问题。现在上海、重庆搞了不同的房产税试点,各地搞了不同的限购政策,地方推出房价的目标政策也不一样,中央政府应该有长期制度建设的研究和安排,应该在统一重庆、上海房产税的试点之上,直接推出针对炒房的严格的交易所得税,政府要通过高额上税让炒房者没钱赚,炒房无非是投资盖房,帮助没有钱的人提前享受住房的需求,交易马上会下来。打击房地产之后,租赁市场的价格上来了,仍然无法解决大学生、收入低群体的问题,所以应该加快规范租赁市场管理办法的出台,保护承租人的利益。美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政策都规定:在租赁合同期不能随便涨价,冬天不能把承租户赶出去,房子要卖首先卖给承租人,都是保护承租人的利益。房屋租赁价格已经进入CPI,这也是稳定CPI很重要的内容。

中国经济突然之间过紧会引起社会不稳定,因此要尽可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现在提出是8%。今年调控之后,占中国整个投资93%的十个大行业投资总体水平下滑,如果以一条曲线来测量的话,唯独房地产行业的增长水平在这个曲线的上面,其他的九大投资行业在总投资的下面。也就是说去年投资增长中房地产仍然是很重要的支撑点,因此对宏观决策者来说,在打压投机炒房保持中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同时,对中国整体经济增长的趋势及结构的情况必须关注,也就是说现在投资总体下滑,加上危机、海啸,北非中东的动荡,如果说房地产突然之间崩了那也不行。所以我的结论是,针对中国现在的投资结构和虚稳的状况,还要准备一到两年的时间慢慢消化。

点评夏斌先生在内蒙古银行业发展高层论坛上所做的主旨发言,就当前我国一些经济政策发生的变化、经济运行中要注意货币调控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发挥利率和汇率的调控作用、房地产市场调控方向明确、绝不轻易改变发表了具有真知灼见的观点,看后我深有同感,表示完全赞同,这是与夏斌先生长期在国家重要部门工作,有着广阔视野、对国家经济工作有深入研究、同时具有深厚的经济金融功底有关,他不但懂经济金融理论,更是有非常深厚的具体工作经验,因此上述观点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决策参考作用。

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相应的经济金融政策调整,我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什么要调整,因为要着眼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那突出矛盾是什么呢?就是物价上涨较快,所以中央将控制物价作为2011年的头等大事。既然要控制物价,就要寻找根源在哪里?2009年和2010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也为了保就业和保稳定,商业银行贷款余额达9.5万亿和7.5万亿元,是过去多年的总和。通货膨胀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过多的流动性必然要有地方消化,因此社会对通货膨胀预期是较较严重的,好在我国同时出现流动性和产能的“双过剩”,但物价上涨仍然是主要应对的问题。所以2011年主要是采取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并因此一系列政策都要做调整,说是政策调整年一点也不过分。

其第二个观点,我认为也说到点子了。过去,我们比较注意将经济总量做大,我国GDP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的GDP含量没有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是没有核心技术,钱被外国人赚了,污染留给了自己,工人的低工资换来的外汇还买了外国的国债,说到底是经济结构问题,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是当务之急。在货币政策回归常态时,更要注重结构问题。许多在建工程如果没有后续资金跟上,恐怕容易成为半拉子工程,成为不良资产,夏斌所长提醒的非常对,要掌握好火候和力度,防止大起大落。

其第三个观点,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金融问题,没有金融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是难以提出的。夏斌所长一直认为货币政策调控应从重视货币供应量控制转移到利用利率和汇率发挥作用上来,过去商业银行没有进行股份制改革,对市场利率调整不是很敏感,利率的转导机制不健全,汇率过去的作用不充分,但现在银行和居民、企业市场成本意识很浓,对于利率的升降对其成本和效益的影响很关注,汇率对于出口导向型的企业非常关键,甚至决定其生死存亡,所以通过利率和汇率调控条件已经成熟。

其第四个观点,是社会上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各种讨论和观点层出不穷。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不断走高,中央多次出台调控政策,但以往收效不大,甚至出现越调控越涨的怪圈。但这次采取限购政策确实起到实效,关键在于改变建房、买房者、卖房者的预期,这就需要打破其等待观望的心理,坚持政策的稳定不变,不动摇,就会收到实效。但是,调控的目的是防止过快上涨,而不是让房地产大跌。毕竟房地产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对上下游产业的拉动明显。夏斌提出有个消化期,我认为非常正确。

 来源:黄河晚报  编辑:许银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非法公关
>> 详细

各地新闻
会议明确了责任分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强化协调配合,狠抓贯彻落实,确保各项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会议决定,中央财政增加安排180亿元,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城市棚户区改造及相关基础设施配套补助;增加安排123亿元,用于新农保试点补助。>> 详细
点击排行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工作
张春贤在喀什调研:咬准发展目标 狠抓民生建设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