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斌
几年没来内蒙古的夏斌先生首先对内蒙古近几年来的金融发展给予充分肯定,表示对内蒙古经济金融刮目相看,他谈到内蒙古银行资产存量、资产总量从前三四年4000多亿翻了两番到一万多亿,内蒙古就业的增量中金融业占了三分之一,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已经赶上了山东、广东,村镇银行数量从中间的省份走到了第一名,内蒙古经济发展势头很旺,鄂尔多斯的房地产发展也很快,对内蒙古经济寄予厚望。作为目前国内研究宏观经济金融的顶尖学者,夏斌先生对当前宏观经济的看法受到与会人士的高度关注。
国务院参事、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经济学家50人论坛”成员,被称为“中国金融政策研究第一人”。先后出任中国证监会交易部主任、信息部主任及深交所总经理、央行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非金监管司司长等职,曾荣获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是中国30年金融改革开放历程的亲历者、见证人。
2011年是中国经济的政策调整年
今年年初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新政。我们的房地产政策、金融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我们的税收政策大踏步向民生转移,要提高个税。投资政策、社会保障房以及中西部投资,这些政策重心和倾斜是在往可持续性、克服不平衡与不协调的方面发展。我个人认为方向是正确的,而且必须要坚持。同时,这样一个调控方向也出现了一些效果,比如说房地产市场已经明显开始松动,交易量开始下降,价格下弹。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到稳健,银根一紧,中小企业的问题马上就出现,比如说1-2月份全国的新开工投资是负增长。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既然是调控,是调整,是对以往有些政策的反思和进行进一步完善,是对过去过热的现象进行抑制,那么必然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偏紧的货币政策可能带来的各种复杂现象。多年来我们往往是通过两位数增长来消化我们改革中间存在的矛盾,两会以后,我们认识到增长速度不能这么快,"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已经降到7%,就是说在增长速度合理放慢的情况之下,我们要解决大量的矛盾和问题,中央政府的调控空间在缩小,调控难度在加大。
要注意货币调控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
中国两元经济结构的根源没有解决,最典型的是银行业的同业拆借利率并不高,眼前的流动性并不紧,银行储备1500亿左右,整个资金量还是松的。但中小企业发现资金紧了,去年之前,用通俗话来讲,我们很多银行是找各大央企喝酒,要给你贷款,最近反而大型企业又找银行来喝酒了,要你给我贷款。这是央企反应的问题,央企是这种状况,我们可以想见很多经济不发达地区可能就更加困难了。我听说浦发银行为了竞争财政性的存款,其招标利率已经达到6.23%,法定利率是7%,这么高的成本怎么赚钱?说明在偏紧货币政策的影响之下,大银行由于网点的优势在组织存款方面压力不大,大银行主要是资本充足率的问题。中小银行的问题是存贷比率,流动性比率监管制约了他们进一步的资本扩张。这个现象不是突然出现的,是去年的延续,在前两年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投资的连续轨迹之下,大量的续建项目要搞,今年很多的贷款仍然是在续建项目中间放贷。所以一方面要想尽办法保贷款,把贷款放出去,另一方面资金却紧了,中小银行就马上显示出资金紧张局面。一季度的存款数据也显示,整个银行资产负债方居民和企业都在减少。因此在坚定不移地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要保证正常的流动性贷款,保证经济稳健运行及合理稳定增长,坚决不要大起大落。
发挥利率和汇率的调控作用
在银行已经对北京的有关政策非常敏感的情况下,我们的政策尽可能不要出其不意,要尽可能提前告诉银行,比方说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原来是提前一周告诉大家,我个人的观点应该提前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根据经济物价的走势和投资预期的变化尽快告诉中小银行,让中小银行进行资产的流动和配置,帮助他们渡过央行稳健政策的过渡期,有利于稳定预期,有利于中小银行的资金调度。应该加大中期票据的发行,加大存款准备金率力度的实施,加大透明度,加大对大银行定向调控力度,央行要经常指导,不行就强硬起来,央行要认真向银监会分析每一个银行的投资情况,起码是中等银行的投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