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华伟制图
核心提示
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综合措施自2010年12月23日推出以来已有百余天,效果究竟如何,拥堵是否缓解?4月17日下午,北京市交通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根据最新监测数据,目前北京缓解交通拥堵“初见成效”,道路交通运行状况有了改善。
公共交通运力提升,公交出行比例加大
【措施】 新开10条公交线路。
目前国际上许多特大城市,核心区出行中,公共交通分担了60%—80%。北京提出编制完成中心城轨道交通线网加密规划,加快实施,切实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到2015年,使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50%。
今年1—3月,北京公共交通全面提速。3月28日起,新开10条公交线路,其中短途专线8条、常规线路2条,重点改善地铁站点周边公交微循环,为居住社区和经济园区提供便捷的公交—地铁接力式换乘出行服务,方便50余个小区出行,解决12处道路11.2公里路段“有路无车”的状况。
开行首批社区通勤快车。
这是针对企事业、机关单位固定乘客,地铁高峰限流车站的乘客和相对固定的公交乘客群,采取“一站直达、高峰运行、乘车刷卡、统一标识”形式运行的柔性公交服务。目前,北京正在筹划开行面对居住区—商务区集中上下班客流的社区通勤快车。
轨道交通缩短间隔。
为应对客流持续增长,缓解骨干线路高峰时段运力与运量矛盾,北京相关单位深入挖潜,轨道交通实现13号线行车最小间隔2分40秒,1号线行车最小间隔2分05秒,机场线行车最小间隔10分钟。
【成效】 2011年一季度,北京公共交通不断提升运力、完善服务,北京公交出行比例加大。
其中,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596.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0.5%。1—3月,北京地铁出行人次达到4.1亿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7%。1月1日至4月15日,全市地铁客运量完成5.76亿人次,日最高客运量近700万人次,日均客运量548.95万人次,同比增长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