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和社会资源,发挥行业优势,拓宽服务领域。在小关街道辖区2.5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共有企事业单位1900多家,其中有新闻单位、国家级出版社、涉外饭店及购物中心,中央直属单位、市属单位,各类学校、各类医院,餐饮娱乐行业、物业公司等。特别是因西藏大厦、西藏中学、北京藏医院坐落在本地区,“涉藏”等民族宗教工作更是一大特点。辖区有5个社区,常住居民23690多户,7万多人,流动人口2万多人。整合这些优势资源,拓宽服务领域,造福辖区百姓,已成为众多社会单位和居民的共识和追求,地区社会建设协调委员会的成立,将为他们搭建沟通合作的平台,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疏通社会渠道,凝聚公众智慧,促进民主发展。辖区各类单位云集,多种人才汇聚,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军人百姓、企业管理者、外来打工者等等,参与社会建设的愿望和热情日益高涨。社会建设协调委员会的成立,将为各方人士的参政议事、反映诉求、交流协作疏通管道、言路,提供了无障碍通道,体现了民主管理的广泛性,促进地区的民主发展。
挖掘社会潜能,打造地域文化,树立地区品牌。奥运功能区的定位为地区发展提供了巨大潜能和空间;地区内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现代文学馆等汇集了文气,传播了历史和文化;涉藏等民族工作促进了民族大团结;小关和谐艺苑、元大都遗址公园、文化广场成为百姓文体活动、休闲的乐园;便利的交通成为各方汇集周转的枢纽等。举不胜举的资源,将随着社会建设协调委员会的成立,成为精心打造地域文化,形成地区品牌创造出良好的机会。
委员会具有政府智囊的功能。是整合地区社会建设资源,共同参与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组织会员围绕地区社会建设中的热点、难点等问题开展调查研讨和论坛,为地区社会建设建言献策;搭建社会单位、政府、居民间相互交流、沟通、合作的平台;四是为会员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倡导参与地区公共服务项
委员会是街道工委、办事处为促进地区和谐建设搭建的工作平台,并在其指导下开展工作。委员会以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为宗旨,以“和谐、互助、奉献、共赢”为准则,以围绕加强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主题。委员会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合作治理、携手共建模式中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各方联络、上下沟通、相互交流的公共平台,承载着协商议事,参与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责,对地区社会建设事业具有建议权和监督权,还可以承接办事处委托的公共服务项目等。
来源: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记者 陆中秋)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