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访
有人离开 有人观望
昨天下午,唐家岭中街的一处公寓外,刘北渝正从一辆农用车上卸行李。在唐家岭启动改造的第四天,他正式成为了这里的一名新住客,“可能是要拆吧,房价比年前便宜,能住多久住多久吧”。
对于官方“年底腾退完毕”的说法,部分村民都认为“不可能”,唐家岭中街一名房东说,唐家岭不同于北坞村,“拆迁涉及面广,几个月内肯定完不成”。有的房主也认为,在回迁房建设好之前,村子不会被拆迁。
尽管房东“信誓旦旦”,但房客们大多在“见机行事”,出租车司机贾悦才是唐家岭村华伦公寓的租户,今年1月起,他将一次性支付半年房租改为了 “一月一付”。昨天,他和部分租户到附近的软件学院看房,不少人当场交了定金。在唐家岭的一个网络论坛内,69个人参与了搬家时间的投票,6成人选择在3个月内离开唐家岭,超过3成人则表示“何时拆迁何时搬”。
记者 傅沙沙
■ 案例 2
夏家胡同管委会
回迁房位于地铁站旁
【位于丰台区的南三环附近。50个重点村中的重点。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倒挂现象更为突出。户籍人口只有187户404人,流动人口却有6518人,比例达1比16。】
北京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夏家胡同并不是一个村庄,而是花乡农业公司的下属企业,零散地分布在纪家庙村。它位于南三环南、北两侧,万柳桥以西,铁路桥以南。该地区违法建设多,许多已建成四五层的楼房,出租房屋多,安全消防隐患突出。
这位负责人表示,由于夏家胡同本身缺少建设用地,因此采用的并不是原村回迁的方式。由于人口不多,只有187户,所以回迁安置房位于纪家庙村,为2万平米的安置房。安置房选址在地铁10号线二期玉泉营站的周边。
同时,夏家胡同的原址将安排2公顷的产业用地。这位负责人说,目前丰台区的初步想法,是在产业用地上,一半用来建设公租房,另一半将发展高端商业,弥补南城商业不足的问题。
■ 探访
楼房间的“一米阳光”
汽车在万柳桥的辅路上拐了一个弯,驶进一个3米宽的路口,环路上的喧嚣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个有些脏乱的住宅区。门牌显示“夏家胡同”。很少有人知道,它其实是丰台区花乡农业公司下的一个单位。
夏家胡同内楼房林立,3层的、4层的。一栋楼贴着一栋楼,有的楼间距只有1米宽,下午4点,有人家已经打开了电灯。村口的修车铺里,能听到各种方言。
昨天下午,55岁的司桐喜和老伴儿在家看电视。司桐喜家的院子距离村口不远,是村里少见的平房,“像待在天井里,终日不见阳光”。上世纪90年代,村里来了很多外地打工者,司家陆续将8间房子出租。现在,8间出租房每月给他们带来2400元的收入。
说到搬家,司桐喜有些矛盾。“搬到楼房,不但有阳光,也不担心房子会塌了。”但“上楼”势必会减少房租收入,而且也没有了宅基地,这会让生活变得更困难。
来源:新京报 编辑:段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