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英新娘“偷窃”17万英镑 为己打造梦幻婚礼|科学家在船帆座发现宜居行星 气候稳定可能有水|美评出2011年最绿色建筑 可再生能源被强调|
中国日报精选>特稿
专访: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和他的“旅程”
2011-09-01 10:38:08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9月1日报道:《中国日报》记者就布莱尔自传《旅程》专访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政治家被民众爱戴,很快又被他们抛弃——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大概就是当今社会政治领袖通常都会经历的一段‘旅程’”。

从领带中解放出来、领口自然松开、闪亮别致的袖扣从笔挺的西装外套中不经意地露出,配上一双短靴,得体而不失时髦。在长安街畔的东方君悦酒店17层的套房里,这样穿着的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向《中国日报》记者坦言: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做一名领袖与“我父亲年轻的时候”相比,是多么地不同,特别是还要面对“是否发动战争”这样影响深远且颇受争议的抉择。

“不过我曾带领工党赢得三次大选,”布莱尔说,“我想我并未全失民心,工党还有其民众基础。”

这位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盛赞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2007年卸任以后,已经访华14次。布莱尔说,他每次来华,除了惊讶于这个国家神奇的变化和发展之外,更让他惊讶的是,“每一次我都深觉关于中国,原来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了解的地方。”

布莱尔此次来华是借第十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之际,向中国读者推出他的自传体回忆录《旅程:布莱尔回忆录》,该书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译林出版社出版。首发式于8月30日上午凯宾斯基饭店举行,在那里布莱尔与中国媒体作了亲切的交流,并且充分展示了亲民和雄辩的魅力以及具有“敦厚可爱感”的微笑。

为中文版的推出,布莱尔特别创作了一份《中文版前言》。在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他还补充透露这种为单个国家作序的做法,“只在法国和美国出版时采用过”。通过中文版的特别序言,他想要打开一扇中国和西方世界交流的窗户,让西方看到他所理解的中国,让中国看到西方视角下的自己,并将这扇窗户作为一种“对话”的形式。

“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力量,而中国人看到的则是中国面临的挑战,”他在特别序言中写道。

布莱尔在2010年9月推出其自传《A Journey》的英文版,上市后很快冲入诸如英国亚马逊等畅销书榜。英语读者关心这位“新工党”领袖是如何“交待”或“粉饰”在其1997年入主唐宁街10号以来参与的一系列政治抉择和行动:发动伊拉克战争、重建工党、北爱和平进程等。

但真正翻开这本书的读者会发现,前首相是用一种如何的坦率和真诚来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像普通人一样”,他说,“政治家只不过是处于非常情境下的寻常人”。

“我不想要走政治家写回忆录的套路——那种书往往适用于睡前阅读帮助入眠——我想尝试一下不一样的写法,”布莱尔说。

社科院文学所所长陆建德,也是资深外国文学研究者,他认为布莱尔同不少别的英国政治家一样,文笔不错:“布莱尔曾说自己的自传是一封长长的写给国家和人民的信。他在书中确实就像是向亲近的人展开自我,并且剖析自我。”

“他没有回避敏感话题,很少有外交辞令。我虽不能完全同意他对他所作决定的辩解,但我为他真诚的笔调所感动,”陆说。

“我希望通过中文版的面世,布莱尔的雄辩和热情能感染更多的中国人、中国官员,以此激发出更多对忠诚和责任感的信念。”

除了对在任期间重大政治事件的“个人回顾”外,布莱尔还写到了他和继任首相戈登·布朗的微妙的私人关系,以及他的婚姻生活。

“我妻子切莉很喜欢看我的书,我也喜欢她的那本《道出真我》,”布莱尔说。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陈海燕介绍这本书讲述了“一位摇滚青年如何成为政治领袖的故事”,还介绍说布莱尔在任期见证了香港的回归以及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

“他熟悉中国文化,也有较高的文学造诣,我们希望以一流的面貌来出版自传中文版,”陈说。

该书的责任编辑之一,译林出版社的何本国介绍道,该书的翻译由三位译者合作完成,他及其他两位编辑在编辑校对过程中花了4个月的时间逐字比对布莱尔原文和译文,最后呈现出“一个全面可信的译本”。

社科院的陆建德也说:“译作介绍神速,译文品质优秀。”

何本国说自己在编辑过程中也更加清晰地了解了英国政治体系及其运作,“布莱尔写到每周的‘首相答问时间’很精彩,写到关于伦敦申奥和地铁爆炸也很有感染力。”

说到希望在中国销量如何时,前首相笑着坦言:“当然是越多越好。”

《中国日报》专访实录精彩节选:

《中国日报》:可以用中英关系的重要性来比对英美关系以及英欧关系么?

布莱尔:中英关系非常重要,也有很多合作的前景。欧洲主要的国家,譬如法国和德国,都与中国建立了牢固的联系。不过今天的中国和英国在“大小”方面确有差异。

21世纪政治版图的变化势必改变西方对地缘政治的固有看法,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了解中国,更好地理解中国以及与之和平共存。

《中国日报》:您的前新闻秘书坎贝尔曾说您在看了圣经之后对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决定有所迟疑。

布莱尔:是的,当政治领袖要做一个像伊拉克、阿富汗这样的军事行动的抉择时,他必然会有所犹豫,并把这种犹豫代入分析评估之中。他不这么做,就会铸成大错,因为这些毕竟都明显是艰难的抉择。

《中国日报》:您一手创建“新工党”,但您在《旅程》中建议在您离任之后让它变回“旧工党”?

布莱尔:我们并不是完全变回之前那个工党。我们只是不再继续“新工党”的理念方针。

这件事我是这么考虑的,我把这种提议当作一个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一种思考的态度,来更加接近新的前线,接近未来和现代化。因为,世界真的变化得太快了。

《中国日报》:您提到北京奥运让您难忘,并且给伦敦带来很大的挑战。

布莱尔:伦敦奥运最好另辟蹊径了。因为在我看来北京奥运是难以超越的盛大展示,是所有此类展示表演的终结者。前几周我去伦敦奥运场馆的修建现场看过,还真不错。我想伦敦奥运会充分展示一个具有现代感的伦敦,以及现代的英国的风貌。

《中国日报》:对于伦敦前些日子的骚乱,您似乎主张这并未说明英国社会濒于崩塌?

布莱尔:所发生的一切确实很糟,但以我十年担任首相的经验来看,这只是一种特殊、个别的事件,并不是大规模趋势化的动荡。如果海外的人士用这个来判断英国社会,他就错了。

《中国日报》:有时候可能在有的情形下,以前的几任首相会共聚一堂,那时候您会过去亲吻对方重修前好么?

布莱尔:(善意地笑道)好吧,我只是希望那种情形发生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因局限于疗养院的轮椅上,而行动不便。

采访花絮:

走出君悦的电梯,我的英国同事Jules还在回味向前首相“挑战”,“质疑”英国当今社会的问题,不过心中更多充满着坦诚轻松交流所带来的兴奋。Jules说,我以为他会像别的政治家一样是个惯于撒谎的人,但他不是,他很真诚很有魅力,我开始有点喜欢他了。

布莱尔有个“布莱尔办公室”在替他运作管理日常事务,他们是非常高效、充满善意的团队。

中国之旅结束后,布莱尔将要飞往中东。他形容自己的日常生活:“一直在路上,不断开始新的旅程,”也说旅行让他自己比在任期时有了对世界更为深入地认识。

不过对于像“伊战”这样的话题,他的回答始终还是“滴水不漏”。“9·11”事件10周年将至,《中国日报》记者绕着圈子问及“有何感想”,前首相不提战争,只是说:这个事件提醒我们极端分子仍然存在,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提醒我们还要努力应对,要“敞开胸怀、撇开成见看世界”。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1-09/01/content_13560166.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Jules Quartly 梅佳 编译 梅佳 编辑 吕捷)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另眼看世界!全球最炫照片
拍照拍得好不算什么,但要拍得炫拍得酷就不容易了。跟上潮流的脚步,让照片炫起来吧! >> 详细

论坛
全球女人最风情的十个国家
如今在这种充满诱惑的世界里,人们也开始对美有了全新的定义,美女有风情才是王道。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