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空气质量一落千丈 河北发展要为北京蓝天减速?

2013-06-06 09:32:03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两个邻居的环保步调如何一致

我国的法律规定,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的环境质量负责。可是污染物的扩散并不理会行政区划边界的概念,所以近年来在学界频繁被提及的观点是,空气污染的治理必须走区域联防联控的模式,光靠某一地区的努力,难以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

对北京来说,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就已经尝到了区域联防联治的甜头。当时为了保证奥运期间北京及其周边的空气质量,京津冀晋蒙的污染企业都停工了一段时间,而空气质量也确实立竿见影有了好转。随着奥运会的结束,一切又恢复到从前。

河北环保厅副厅长殷广平回忆说,当时河北先后关停了3批使用燃煤的企业,损失很重。

在北京周边的各省市看来,奥运会期间的做法只能是短期行为,就那短短的几个星期,地方经济都有很大的损失,如果长期为了保北京蓝天要周边企业作出牺牲也是不现实的,那么,两个邻居的环保步调该如何一致?

殷广平说,与其说河北要为北京的蓝天作出牺牲,不如说,要用老百姓对蓝天的期待来倒逼河北产业的转型,当然作为经济后发地区,产业的转型需要国家在宏观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帮扶。

“河北的钢铁产量在全国数一数二,可区域内的环境容量已经不可能继续支撑这样的发展,必须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腾出环境空间。”殷广平说。

殷广平举例说,有一家企业,一年产钢也就400万吨,但有在职职工5万人,加上退休职工和家属,得有10多万人,如果这家企业要被淘汰关停,那么职工的安置和企业在银行的贷款都需要妥善处理。

在河北省发改部门的一位官员看来,要实现京津冀环境质量的改善,还必须加大力度地调整煤炭的使用量,用天然气作替代,但由此产生的城市能源成本上升的问题谁来埋单?

最简单的一笔账是关于冬季取暖的,目前燃煤供暖,每平方米的成本是20多元,但如果改用天然气供暖,成本要上升到40多元。这部分上升的成本该由谁来覆盖,地方财政肯定没有出处,老百姓能承受得起这样的涨价吗,北京人能为此埋单吗?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