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建新回忆往事 |
 |
当年的老照片,骑车的是杂技团,旁边是舞蹈演员 |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199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的群众国庆联欢晚会上,当四川方阵走到金水桥时,中央电视台的直播镜头突然拉近,解说员的声音响起:“来自四川自贡市杂技团的演员们在220人的舞蹈行列中行云流水般地穿梭。”高建新只记得,那天晚上的风很大,自己后背上全是汗水,就怕大风吹倒了演员们的独轮高车。电视上播了什么,都是后来别人告诉他的。
演出方案 独轮高车绝不能倒
1999年4月,接到《祝福你祖国》国庆联欢晚会总指挥部通知时,自贡杂技团团长高建新正带团在西藏演出。按照节目安排,在第二板块“吟中华流光溢彩”的第三方阵“青春迸异彩”中,来自四川绵阳和北京崇文区的220名男女青年将载歌载舞、伴着彩车穿行。会上,艺术编导提出,要用独轮高车加上装饰伞和灯光做彩车,还要求独轮车行进速度不能太慢,而且绝对不能倒。
“即使在国际杂技大赛中,独轮车也允许倒一两次。”高建新说,在2.2米高的独轮高车上,还带着改变重心的蓄电池、装饰伞和灯泡,在有大风的室外表演中一次都不能倒,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天晚上,高建新失眠了。
高建新6岁开始学艺,1999年时他已从事了45年的杂技表演,是国家一级演员,担任自贡杂技团团长,获得过多次国内大赛奖项。经过一个通宵的冥思苦想,高建新从给儿童使用的“学步车”中得到了灵感,给独轮车加上了4个小轮子,并获得通过。最后确定了5辆双轮车、10辆独轮高车、20名杂技演员的演出阵容。
演员苦练 双腿磨出一层厚茧
从6月起,14名女演员和6名男演员就开始每天10多个小时的训练。这次的小轮子是用钢架固定的,电池、灯泡和装饰伞装上后,整个车的重量超过了50公斤。车身越重,腿上要使的力就越大,再加上伞大招风,风一吹车身就跟着偏,训练就变得尤其困难。
反复调试后,高建新先让演员们在室内练习骑“改装车”,熟练了又借用自贡体育馆的场地,练习在室外和马路上表演。在绵阳的集训地,杂技团的演员们与100名负责歌舞表演的绵阳学生一起度过了最热的七八月。20个年轻人两腿内侧的皮肤无数次打起血泡又磨破,最后结出一层厚厚的茧。
完美表演 金水桥前彩车穿梭
10月的北京,风沙特别厉害。9月26日,大队伍到天安门彩排时才发现,天安门广场铺着地砖一样的石材,每块砖之间都有些高低不平,与平时的练习场地是两回事。彩排持续到凌晨4点,夜里的风很大,衣着单薄的演员们只好用红白蓝塑胶布披着挡风。由于团员们有多年经验,适应能力也强,29日,在北京劳动文化宫第一次表演成功了。
10月1日晚,当四川和北京崇文区组合方阵伴着《青春的中国》、《欢乐今宵》的乐曲走到金水桥前时,200人举起电子灯,组成了立交桥形的灯阵,10辆独轮高车灯光闪烁,在“立交桥道”上来回穿梭。这是晚会唯一的一个杂技节目,直播镜头突然拉近,解说员的声音响起:“来自四川自贡市杂技团的演员们……”
镜头之外的高建新并没有听到这段改变杂技团历史的解说,他满头大汗地重复着彩排时的工作,在指定的集合地点掐着表,等着演员们表演完毕走过来时马上卸道具、运走。
一举成名 自贡杂技家喻户晓
“我们在北京呆了10天,除了训练,哪里都没去。”演出结束当晚,高建新和团员们没有举行庆功活动,第二天就上了回四川的火车。当时他想的是赶紧回去,为10月10日的艺术节演出做准备。可没想到的是,等待他们的是空前的赞誉。
“回来之后,带队的自贡市文化局局长漆成康就病倒了,市里面说要给我们记功……”在当地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之后,随后的艺术节中,杂技团在自贡剧场举行了专场演出。
“后来,我们去了泰国、新加坡、阿曼等国家演出,日本去了好多次,2007年还去香港参加了庆祝回归十周年的演出……”高建新说,虽然自贡杂技团之前也有一些知名度,但中央电视台的那个镜头、那句解说词却真正让他们团一炮打响,变得家喻户晓。
去年,高建新退休了,开始担任杂技团顾问。从艺已超过50年的他到过10多个国家,但他回忆起10年前的那次演出,总带着一种自豪而幸福的表情,“为祖国母亲50岁华诞献礼,是我艺术生涯中流光溢彩的一页。”
编辑:邓京荆 董淼 来源:华西都市报(记者 宋扬 邓宇 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