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960年国庆阅兵——创建每年一次国庆阅兵基本模式
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重要内容,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出的决定。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1959年国庆10周年,每年在天安门广场都有一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
1950年10月1日那天,北京天安门广场,第一次举行了周年性的国庆大阅兵和盛大群众游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等在天安门城楼检阅了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乘车检阅部队后,向全军发布命令。他指出,在全国的土地上,除西藏、台湾以及澎湖、金门诸岛外,中国人民基本上完成了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社会安定,人民过着和平的生活。但是,由于美帝国主义侵略台湾和我们的邻邦朝鲜,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和平生活。因此,全国武装部队和民兵必须进行充分准备,为解放全中国而斗争,为保卫我国神圣的领土、领海、领空而奋斗。
这次,我军的武器装备与开国大阅兵相仿。参加阅兵式的部队有:陆军第一九九师,炮兵第三、第八训练基地,骑兵第二、第三师,战车第一旅,中央公安纵队,海军、空军和各大军区的代表,全国的民兵代表等,共24209人。此次阅兵最壮观的一景是骑兵部队驾驭1900匹白马以6路纵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三、1951年国庆阅兵——给全国人民鼓舞士气的重大盛典
到了1951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进行了一年。
1951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大阅兵,是给全国人民鼓舞士气的重大盛典。这天出席检阅的,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界人士将近一万人。
阅兵式由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代总参谋长聂荣臻任总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乘检阅车检阅了全体受阅部队。
检阅后,朱总司令登临检阅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给全国武装部队和民兵的命令,要求进一步加强国防建设,巩固祖国国防,熟练掌握新的技术,学会诸兵种联合作战的本领,提高现代军事科学和指挥艺术的水平,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国防军而奋斗,为完成统一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奋斗,为保卫祖国安全,保卫祖国神圣的领土、领海、领空而奋斗,为保卫东方与世界和平而奋斗。接着进行武装部队的分列式检阅。
中国人民如今已拥有现代化的国防武装,这是中国人民力量划时代的发展。
四、1952年国庆阅兵——民兵方队构成新的亮丽风景
虽然在1951年的国庆阅兵式中,曾经出现过华北老解放区民兵的代表,但他们毕竟人数有限,未成规模。而到了1952年的国庆阅兵式中,民兵方队的出现,构成一幅新的亮丽风景。
1952年参加国庆典礼的各界人民达50万人。毛泽东主席亲临检阅。
10时整,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庆祝典礼开始。
阅兵式开始,朱德总司令乘车阅兵。阅兵后,朱德总司令登临检阅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给全国武装部队的命令,要求全军指战员,时刻提高警惕,紧紧掌握手中武器,熟悉和精通业务,不断提高文化水平和军事政治知识,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发挥艰苦耐劳、廉洁朴素的优良作风,为解放台湾、巩固国防、保障国家建设顺利进行而奋斗。
接着进行武装部队的分列式。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乘车率领武装部队进入广场,通过检阅台前,向西行进。
这一年的国庆阅兵式,公安部队首次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