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四川
![]() |
“农村也有了健身广场” 2009-12-01 10:37
中国日报网消息:“这体育馆真的是一天一个样呀,不出几天,就要竣工了吧,我就可以打网球了。”11月30日,在四川汶川县县委门口,在机关上班的谢德睿望着正在拆架的体育馆,一脸期待。 小谢原本在成都上班,前段时间汶川县事业单位招聘小谢考了进来,在大都市生活习惯的他,在汶川工作最不习惯便是喜爱的网球没有地方打了,而即将落成的体育馆毫无疑问可以满足他这个要求。“网球馆、游泳馆,篮球,体育设施,应有尽有,以后汶川的文化体育设施就齐全了。” 汶川县城震前虽有图书馆、文化馆、文管所、新华书店等县级文化设施,但规模均很小,县城也没有面向群众开放的公共体育设施。为给当地弘扬民族文化和全民健身创造良好条件,广东省安排援建资金1.72亿元,用于全县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在16所学校新增16万平方米运动场的同时,在威州镇新建1500座的县体育馆,在水磨镇新建可容纳1000人的体育运动公园,在克枯、龙溪等乡镇建设农民健身及灯光球场。此外,结合118个行政村村级综合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安排一定规模的文体活动用房;安排5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全县广播电视设施恢复重建。在县城建设5279平方米的工人文化宫,并将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纳入其中。 而在11月7日,在雁门乡萝卜寨的恒健广场,一群身着盛装的萝卜寨人跳起了欢快的锅庄,感谢援建萝卜寨的江门市工作组,“在老房子那里我们也有一个云朵羌坝,可是是个土坝子,没有这么好,这么大,地震把房子都摇垮了,广东帮我们把房子修好了,还给我们修了一个跳锅庄的广场,农村也有了健身广场,真的是太巴适了,”近50岁的展平仙穿着一身绿色的羌服,一脸笑容。 “科学重建,还必须充分体现民生优先的原则。在资源配置上,我们的援建项目要体现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的理念,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城镇公共服务要向农村延伸和覆盖。”广东援建汶川工作副组长朱耀忠不止一次在每一次项目研究会上反复进行强调,将文化服务广泛延伸到农村,大力建设文化设施,是这个理念指导下的“结晶”。 在水磨镇新建3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在威州镇、水磨镇之外的其余11个乡镇,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在绵虒镇、龙溪乡、雁门乡、银杏乡、克枯乡等新建5个非物质文化传习所,并纳入城镇综合服务设施统筹建设。 截至2009年11月底,已建成文化体育设施项目28项,完成投资1.62亿元。 编辑:邓京荆 来源: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王巍 汶川县委宣传部 钟美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