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山东
滚动新闻

2009:疯狂的大蒜 价格翻了52倍!

2009-12-01 10:29

2009:疯狂的大蒜 价格翻了52倍!
正在准备外运的大蒜  摄影:鞠川江
2009:疯狂的大蒜 价格翻了52倍!
金乡是中国蒜都每天有几千吨大蒜运往国内外市场  摄影:鞠川江
2009:疯狂的大蒜 价格翻了52倍!
正在分捡的大蒜车间  摄影:鞠川江

2009:疯狂的大蒜 价格翻了52倍!
金乡新种植的大蒜长势喜  摄影:鞠川江

中国日报网消息:山东省金乡县是中国大蒜生产最集中的产地、出口基地和最大的交易市场,所以有句话说“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这里确是中国大蒜行情的晴雨表。眼下,这里正演绎着一场“疯狂的大蒜”的市场神话。

去年10月大蒜市场惨淡的时候批发价格每公斤只有0.15元,而11月22日这里的6公分大蒜交易价格已经突破每公斤7.8-8元.从最低点到现在,价格翻了52倍。

这里处处流传着大蒜财富故事……

我们赶到金乡县南垫子大蒜批发市场,已经是下午,市场似乎有些清冷,只有少量商贩在交易。记者看到,有来自安徽、河南的卡车在装大蒜,不少大蒜经纪人在三五成群地交流着什么,有的在打电话给客户报着价格。听说我们来采访,一群人围上来争着要说自己炒大蒜发财的故事,经纪人有当地人、东北人、河南人。南腔北调说着、笑着。一句话,挣钱了!

“前两年的大蒜生意都赔了钱,今年算是把本挣回来了。”经纪人申恒新说。“我仅仅挣了10多万,不多呀。”

5年前从辽宁来金乡大工的李顺,身体多病,硬是吃大蒜使自己身体强壮起来。他拍着自己的胸脯说:“不仅我身体好起来,还跟着大哥发点小财。我也挣了十几万呢。”

可以看出,这里的经纪人都在这一大蒜的疯狂行情中获取了财富,只是怕漏富的心理使他们把自己挣的钱往少里说。

拥有一间2000吨冷库的鸿浩有限公司经理刘传喜,为自己错失大蒜行情而懊悔不已。去年他因为储存经销大蒜亏损巨大,而今年他仅仅把冷库出租给经销商,而且不满1000吨。出租冷库的利润非常有限。而如果自己如果在5、6月份收购2000吨大蒜,现在出手,每吨至少可以有5000元的利润,几个月的功夫他便可以成为1千万富翁了。“还好,库里有300多吨是自己进的货。等个高点出手。”他说。

金乡县政府新闻办公室的王建通科长说,大蒜交易经纪人是金乡大蒜市场的特殊群体,他们本身并没有大蒜,但是却掌握这一市场的货源信息及全国市场的需求信息,应该说他们是靠买卖大蒜需求信息挣钱。来自金乡县政府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在这里的职业经纪人超过1000人,而整个金乡县从农民转化为大蒜买卖的“商人”超过15000人。“经纪人赚的是中介费,是小钱。”王说。

相比与手里有巨额资金的经销商和拥有冷库并储存了大量大蒜的“大户”来说。经纪人仅仅充当了助推价格的“散户”。他们当中也不乏几月暴富的“枪手”,暴富需要的仅仅是进货的胆识。

王建通科长介绍,几个小时以前他刚刚采访了一位叫刘军的货车司机,6月初,倾其所有并从亲戚朋友处借钱凑够50万元,购买了50万斤大蒜,过了两个月,卖掉纯赚了50万元。可惜我们没有见到这位司机。

在鱼山镇的“金乡国际大蒜城”批发市场,记者见到了刚刚花18万元买了丰田轿车的绍明清,22岁的小伙,自豪地让记者给他和轿车拍照。这是他用炒蒜的利润买的。几个月前他还是一名无职业的村民,仅有初中文化的他在大蒜价格快速拉升的过程中,他勇敢地加入了炒蒜的队伍。“我贷了款,每公斤3.2元买了100吨,前不久,每公斤7.2元卖掉赚了40万。这是刚买的车,才5天,还没有上牌照呢!”他喜形于色,脸上笑成一朵花。

而另外一名年轻人叫韩允哲,胆量更大。他与另外两名伙伴组成三人“战斗小组”。每斤1.6从市场抢货,3.7元卖掉300吨,挣到了130多万元。“我的货都出口了。还有100吨,看看价格再说。”他说。他父亲有拥有冷库,并储存了近1000吨大蒜。

“我们几个年轻人自己闯一闯,不跟父辈他们掺乎。” 韩允哲说着,执意让记者去参观他刚买下的300多平方米的别墅。他为自己的成功炒蒜而自豪。“现在,我们每天脸上都挂着笑容,喝着小酒,晕乎乎的,美着呐!”

“我们这些都是这市场的小虾,是闹着玩的,跟他们那些今年赚几千万的、上亿元的比,真是天上地下。”他说。当我们怀疑他说话的真实性时,他便热情地领着我们去采访他无比崇拜的几位“价身”过几千万、上亿元的“大哥”。

“他们不会告诉你们赚钱多少,但是可以算出来。”韩说。“因为每家冷库的容量是一定的,进价多少,卖价多少,不就算出来了?”

他说,最厉害的是去年最低的时候大蒜仅为每斤7分钱,一家冷库存货2000吨,在2元多卖掉,获利也是30倍。

他带领我们拜访当地有名的收货1万吨的王新建,他对这位在山东寿光储存贩卖蔬菜发财的“大哥”崇拜之极,30多岁的王新建,特别豪爽,每年招待朋友的费用不下50万。到了冷库,王新建出差在外,无法采访。作为万吨级别的大蒜储户,这次大蒜行情赚钱多少只有天知道了。

而另外一位和佳公司的总经理“老叶”,则谢绝我们的采访。他也是储存了上万吨大蒜。而他们的成本仅有每斤一元左右。

不断上升的大蒜价格,刺激着这个市场的每一个人,他们现在只有一个信念:尽可能多地掌握大蒜现货。他们坚信:价格还会上涨。从经纪人们充满笑容和自信的脸上可以看出疯狂的大蒜价格为他们带来的财富效应。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