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中国政声
滚动新闻

房宁谈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发展

2009-08-27 08:55

房宁谈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发展

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做客强国论坛现场照片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2009年8月26日14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做客强国论坛,以“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发展”为题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摘要:

  ● 改革开放以来,在吸取文化大革命教训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其核心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三统一”,这是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

  ● 中国共产党及其执政地位是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获得的,是亿万人民用他们的鲜血、生命、财产、情感、知识得来的。

  ● 党领导军队与军队属于国家并不矛盾,中国的军队是国家的军队,人民的军队。

  ●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有路线图的,这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一定意义上讲话,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没有时间表的,也不可能事先人为地制定一个什么时间表,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谨慎地、周全地进行。

  访谈全文:

  【房宁】:房宁,各位网友,大家好!再次和大家在网上聊天,很高兴。

  60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适应国家社会发展的政治文明之路

  [网友想唱就唱]:房宁,60年来,我国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哪些过程?政治文明取得了哪些成就?

  【房宁】:新中国建立60年来,中国的政治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曲折。但是,总的看,我们还是走出了一条适应国家社会发展需要,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政治道路。从60年的全过程看,粗略地划分,可以分为前30年和后30年,前30年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草创的时期,探索的时期,中国目前的四大基本政治制度当中有三个是在建国初期形成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当然前三个制度也在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前30年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遭受了很大的挫折,这其中表现在文化大革命当中的“大民主”,“大民主”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灾难,这也是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中必须汲取的严重的教训。改革开放以来,在吸取文化大革命教训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其核心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三统一”。西方有个“三权分立”,那是西方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中国有个“三统一”,这是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

  [网友hpty]: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政治体制改革是不是滞后了?是不是已经影响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了?

  【房宁】:总体上看,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是相互适应的,政治体制改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起步的时候,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政治体制改革开始的。因为所谓的改革,就是从文化大革命当中的那种党政“一元化”领导体制中解脱出来,那么,当时主要有四大举措:一是废除了领导干部事实上存在的终身制,实行干部“四化”,这实际上是把一大批年富力强的拥护改革开放的干部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成为改革开放的组织基础。二是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人民公社政社合一,是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因素。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使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三是实行了简政放权,这更多的可以说是一种行政体制的改革,使基层和地方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四是进行了宪法改革,废除“四大自由”,使社会生活回到了法制的轨道。正是由于这些重要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才得以实行,中国人民的权利得到了保障,自由得到了逐步的扩大。因此,这些政治体制改革是具有扩大民主和自由的性质。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为取向的。

  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有一个相互适应的问题,总体上来讲,政治体制改革受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它需要满足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的一些问题,解决经济体制改革中产生的新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政治体制改革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另一方面,政治体制改革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开辟道路。但是政治体制改革又不能超前,人们只能完成他们有条件完成的任务,当条件不具备的时候,政治发展就不能够实现,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推进政治发展往往会带来严重的问题,因此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制相适应是正确的选择,政治体制改革既不应超前,也不要滞后。

房宁谈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发展

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做客强国论坛现场照片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在百年强国之路上的选择

  [网友mztyhao]:谈政治体制改革必然要涉及到新闻管理制度。有人批评我们的新闻出版制度,没有新闻自由。对此,您如何评价?

  【房宁】:人们希望有更多的自由,包括有更多的言论自由、新闻自由,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自由是相对的,自由不是没有条件的。事实上,人们总是生活在自由和限制之间的,没有绝对的自由,也不能绝对的限制。达芬奇说过:“自由导致死亡,限制产生力量。”那当然是讲的一个艺术创作的规律,社会生活也有相似的地方。

  [网友wandq]:房宁先生,既然说中国的一切权利都归人民,那人民要求民主制度,为何又不顺从民意呢?

  【房宁】:这个问题问的有意思,包含一个内在矛盾的问题。你怎么知道什么是民意呢?又何来不顺从民意呢?难道你是人民的化身吗?不好意思,我不是在教训你,而是说这里本身包含着一个内在的矛盾性——人民究竟是什么?人民这个自在物过于庞大了,以至于他不能够自己表达。人民要作为一个有行动能力的历史的主体,就需要有人来组织,他的意志需要有人来概括,人民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作为一个行动的主体,就取决于他的代表,这种代表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