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中国故事
![]() |
农民工幼儿园的非正常生活 寻找有学上的地方 2009-08-26 09:01
等钱赚够了,再送孩子上好幼儿园 小董来北京已经七八年了,在金五星百货批发市场卖童装,丈夫和公婆都在明光寺水果批发市场卖水果,儿子浩浩今年4岁。 浩浩以前在苗苗幼儿园上学,现在转到贝优佳幼儿园。苗苗幼儿园的学费是每个月380元,贝优佳是350元。 小董嫌幼儿园食堂的饭菜不好,早饭晚饭都让浩浩在家吃。“苗苗幼儿园人太多了,空气不好,孩子老生病。” 问浩浩幼儿园平时吃什么,他边玩边想,歪着脑袋回答:“鸡蛋,米饭,鱼……烤肉串,炸鸡腿,上次去还送个我一个小玩具……”小董说,他后面说的是肯德基。 问浩浩老师会不会打人,他先说有,后来又改口说没有。问他小朋友们不听话时老师怎么管,他毫不犹豫地说:“打手,还打屁股,用细棍子,有这么长……”他张开两只胳膊比画着。 过了一会儿,浩浩又补充道:“我们上课讲话,老师会用塑料带(透明胶布)贴嘴巴。”他用手比画着一个封嘴巴的动作。 小董笑着说:“孩子不听话,老师吓唬吓唬没什么的,平时也没听说老师打他了。老师打过你没有啊(对着浩浩)?”浩浩又毫不犹豫地回答没有。小董继续说:“送过去的时候我就跟老师说,孩子要是不听话,随便打。” “孩子现在就是一切。”小董说,她现在想的就是尽量多赚钱,能够让浩浩去上1个月1000块钱的幼儿园,“那边学得好些。” “把孩子送过去,哪管得了那么多” 在明光寺水果批发市场,一名安徽籍的妇女正带着五六岁的孩子卖西瓜。据说孩子也上过苗苗幼儿园,后来回老家上学,假期过来玩。问起幼儿园的情况,这位母亲说:“里面空气不好,20多个孩子睡1间房,房子不大,床挨床。孩子嫌里面太闷了,不愿意去。” “不听话时老师会不会打人?”对于记者的问题,小男孩不假思索地说:“老师不打我。”记者又问他老师是否打别的不听话的孩子,他说:“打。” 在一家建材城附近,有一家幼儿园,也主要招收农民工子女。放学时间,一位妈妈在接孩子时,发现小女孩的脖子上有一道抓痕,就问她是怎么弄的。小女孩扭了扭身子,钻到妈妈怀里不说话。向老师问起缘由,回答说可能是孩子之间打闹时不小心伤着了,也有可能是小女孩自己抓的。 浩浩原来上的苗苗幼儿园,就在明光寺水果批发市场对面。在这里上学的孩子,父母多是外地来京务工人员。 记者来到这家幼儿园的时候,正是放学时间,家长陆陆续续来接孩子。问起家长们孩子入园的情况,有的无奈地摇摇头,有的轻描淡写地说还不错,孩子有地方呆就行,有的家长则表示很满意。一个从安徽来京务工的男子高兴地对记者说:“孩子昨天回家还背了一首儿歌呢。” 一名接孩子的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的,身后跟着一个大一点的孩子,手里还拽着一个大塑料袋,里面装满了空饮料瓶。问起幼儿园的情况,她摇头说不知道,“没有进去看过,就是把孩子送过去,哪管得了那么多。” 父母打工包吃住,孩子在幼儿园一待几个月 张大妈是一家农民工幼儿园的炊事员,白天在食堂做饭,夜里就住在幼儿园,照顾全托的孩子。 张大妈告诉记者,这里的孩子,父母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有的父母从火车站出来,就直接把孩子送了过来。“有好多父母打工是包吃包住的,孩子就寄养在这边,一待就是好几个月。偶尔在休息时,过来带孩子出去玩。” “带那些全托的小孩很费心,夜里上厕所都得看着,怕他们摔着了。每天还要给他们洗澡,喂他们吃水果,看着他们写作业……有两个全托的小孩,这两年一直是我照顾着。他爸爸领他去上小学的时候,心里可难受了,闹着不愿意走,都有感情了。我想起来就不得劲。”张大妈告诉记者。 张大妈说,那些来打工的父母都不容易,有些带好几个孩子,还要上班,根本顾不过来。“外地来的没人管,都生好多小孩,四五个的都有。有的小孩,上完小学就不上了,跟着父母卖菜。你看市场(明光寺水果批发市场)那边就有很多,都是小小的就跟着父母做生意。” 编辑:宁波 来源:中国青年报(记者 王俊秀 实习生 张永炳 缪媛 万思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