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中国在线2008
滚动新闻

重庆打黑挖出黑链 高利贷达当地财政收入1/3

2009-08-24 10:37

撕破的脸谱

“黎强、陈明亮、王天伦、贺伦江过去在重庆本地媒体上都或多或少露过面,知道他们都身家过亿,是叱咤一方的企业家,给人的印象是贡献似乎很大。”重庆一家媒体的同行告诉记者。直至四人脸谱被撕破,身陷囹圄,大多数市民才知道他们“很暴力”。

有市民对记者表示:“身在重庆,你不得不和这些涉黑犯罪团伙发生联系。过去你要住他拿地建成的房,吃他控制的猪肉,坐他的马仔垄断的公交车。他一不高兴就可以叫你家破人亡,跺一脚就可能导致大面积的肉价上涨。”

西南政法大学社会学系一位学者对记者说:“以前说重庆人是‘搁下屁股喝酒,直起腿腿杀人’,虽有些夸张,但历史积淀确实在某些现代重庆商人身上得以延续。”

该学者分析说,处于两江交汇的重庆,曾是整个西南地区的贸易中心,重要的水路码头。码头的组织形式是“帮派”和“堂口”,带来的一方面是“堂口”内的互助与协作,另一方面是“堂口”之间的竞争乃至拼斗。带有浓厚江湖意味的码头文化自古盛行,浸润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在看这四个‘红帽’商人的真面目,无一不是凭借江湖手段打压正当商户和正规企业,逐步发展成为‘行霸’,进而垄断经营。”这位学者如是说。事实上,抢地盘、争市场的“码头割据”故事早已在坊间广为流传,其中不乏充满血腥和暴力的传闻。

作为重庆最早从事公交客运的民企老板,重庆渝强实业(集团)公司董事长黎强,事发前是重庆市人大代表、巴南区总商会(工商联)会长。

一家民营运输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历次重庆市民营公交车运营线路招投标和争夺中,黎强都要通过强占明抢,挤占其他同行的经营权,“群殴”屡试不爽。

记者掌握的一份由部分车主提供的投诉信称,黎强为争夺线路经营权,数次组织社会闲杂人员进行打砸抢。2007年8月9日,黎强指派一干“平头”在鹅公岩大桥桥头,抢走了玉祥公司的一辆客车。凭借“硬拳头”,黎强近几年拿到了遍及重庆的100余条公交线路经营权。

黎强靠公交运输起家,但其近几年才开始经营的房地产业却“高歌猛进”。有人艳羡黎强能拿到黄金地段的土地,“且只用了相当便宜的价格”。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黎强能拿到便宜的地,依仗的是黑恶势力。几次有黎强参与竞拍的土地拍卖会上,都有“平头党”的出现。竞拍前,“平头党”向前来竞拍的开发商们发出了不许参与竞争的“通牒”,否则“后果很严重”。慑于黎强的淫威,很多有实力的开发商只得成为竞拍会上的陪衬。

据介绍,原渝中区人大代表、重庆江州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明亮平日里很低调,但黑道功夫颇深,开夜总会、放高利贷、强索债务、操纵赌场,“样样都要得”。

陈明亮团伙的活动据点“云梦阁夜总会”的一个“妈咪”跳槽,该团伙立即对其实施报复,砸了其所在的场子。为争地盘,该团伙成员先后在大渡口、九龙坡、渝中、渝北等地制造故意杀人案两起(杀死两人)、故意伤害案件两起(致重伤两人、轻伤一人)。

2008年4月,重庆一资产上亿元的知名房地产开发商向陈明亮借高利贷250万元,约定每月利息20万元。后因开发商无力按时付息,从2009年2月开始,陈明亮将其软禁近一个月并实施暴打。后来,该开发商连本带息先后支付给陈440万元,还欠35万元。

大渡口区政协委员、上海梅林控股子公司重庆今普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天伦,也是靠一路打打杀杀占据了重庆猪肉市场41%的份额。铜梁县作为重庆第二大绿色生猪基地,担负着主城区生猪和鲜肉的供应,但主城区一些“肉霸”频频对铜梁鲜肉供货者暴力驱赶。

虎峰屠宰场老板魏元海告诉记者,他曾多次接到自称是“今普人”的恐吓电话,警告他要想活命,就不要往市内一些农贸市场送货了,再往这里送一两肉,“打死你龟儿子”。魏表示,五家向主城区供货的老板都战战兢兢,雇佣“保镖”送货。

借助黑恶势力开道,2006年起,今普公司“成功”地进入重庆市各大中小学食堂,成为“放心肉供货企业”,并开始了在全重庆各大市场开设专卖店的进程。短短几年间,今普公司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生猪屠宰企业。

渝北区政协委员、重庆市华厦建筑公司总经理贺伦江的发迹也殊途同归。2008年,重庆公路局和贺伦江合资组建同聚福收费公路建设开发公司,在渝北区建收费公路。公司由公路局控股,董事长、总经理及财务总监由公路局委派,公路收费员由公路局从重庆养路段的年轻道班工人中选调。

公司运作不久的某日,同聚福公司开管理人员会议,会上因公路局委派的总经理张方池和贺伦江意见不合,贺拂袖而去。贺离开不久,会议室突然闯进十几个打手,啥话都不说见人就砍,张方池夺路逃命。公路局派出的职工大白天被追得满街跑,数人被砍伤。

最后,公路局在同聚福公司只留一个财务总监,其他高层管理人员和职工全部调回。自此,公路局占60%股份的同聚福公司事实上沦为贺伦江的“囊中物”。

光鲜的“变脸”

川剧的“变脸”也许是戏剧化人生的舞台再现,而现实生活中的“变脸”似乎比舞台表演更具戏剧性。

“一方面持枪杀掠、欺行霸市、肆意施暴、坐地收钱、敲诈勒索、开赌放贷,一方面却相继戴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桂冠,这种效果恐怕连川剧‘变脸’演员都自愧弗如。”当地一些人感叹。

重庆市机关一名干部说,这些黑商一方面假惺惺地搞一些扶困济贫的公益活动,另一方面则觊觎政治地位,想方设法往自己头上加种种“光环”,一顶接一顶的“红帽子”,把自己打扮得“有头有脸”,貌似一方慈善家、代言人。

渝强实业公司对黎强个人简介的一段内容是:随着企业发展和规范管理,利润每年增长,上缴国家利税年均增幅15%,连续三年保持巴南区纳税大户地位,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

重庆江州实业有限公司的一份材料如是介绍董事长陈明亮:先后为捐资助学、抗洪救灾和修建人民广场等捐助八万余元,特别是承诺对渝中区50户孤寡老人和下岗职工每人每月100元的捐助,五年共30万元,现已全部兑现到位。

这份材料说,近三年陈明亮都参与了区政府组织的城市贫困职工慰问活动,受到群众好评。近年来陈明亮还在支持北方饮水打窑工程、捐助合川小学的光彩工程以及抗击非典、捐助贫困大学生等活动中,积极捐款捐物。

今普公司“亮点”也颇多。记者在今普公司网站“总裁介绍”页面看到的文字表述是,王天伦“富而思源,热衷于公益事业,已先后为家乡修路、办学、改善公安部门工作条件等,捐赠近500万元。创建规模化、有社会责任感的百年企业是他的追求目标。”

记者从今普公司得到的一份简报材料描述说,2008年1月11日,虽时值寒冬,今普公司却处处洋溢着温暖的气息。公司作出决定,为大渡口区5300多个低保困难户赠送价值16万元的猪肉。

“在喜迎新年的时候,不要忘记在我们周围还有一些困难群众吃不起肉。”公司董事长王天伦说,公司委托大渡口区民政局为每个低保户发放“爱心猪肉券”,他们可凭券免费在今普公司展销大厅领取价值30元的猪肉。

贺伦江也“不甘落后”。有资料显示,2005年,贺伦江捐款20万元修建“黔江圣然希望小学”。2006年贺捐款20万元修建江津区龙华中学教学楼。从2005年起,贺伦江每年拿出五万元资助渝北区暨华中学七名学生读大学。2006年抗旱救灾捐款中,贺伦江捐款6.3万元。2008年10月12日,重庆一民主党派与万州区委签署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上,贺伦江向柱山乡捐助教育基金20万元。

这些小投入,却获得了“超值”的产出和回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红帽子”接踵而至。仅就黎强而言,除了成为市人大代表,他还挂有多个官方或半官方头衔:重庆市巴南区第十二届政协常委、巴南区工商联(总商会)会长、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出租与租赁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道路运输商会(协会)常务副会长。

贺伦江也赫然入选重庆市某权威部门编写的《当代重庆名人志》一书,被列入“工商巨头、贡献卓越”篇。

而当地不少干部质疑,一个以黑道手段“经商”的团伙,虽然上缴了税收、创造了就业,但其欺行霸市的“经营”行为,打压了多少合法经营的企业、破坏了多少潜在的就业机会?涉黑团伙的行径,给百姓生活、生产和心理带来的伤害,又岂是“钱”可以衡量和抵偿的?

事实证明,这些黑商头目多一顶“红帽子”就多了一份“资本”,更增加了若干倍的跋扈。

重庆市行政学院一位专家分析说,“红帽子”作用至少有三:一是介绍信,便于出入高层,抬高身价。二是护身符,“未经同级人大常委会的许可,不得拘捕人大代表”的规定,让一些黑道人物对代表身份趋之若鹜。三是权力棒,一旦进入代议机构,必然动用手中的权力来影响政府决策和司法行政。四是漂白剂,“漂白”黑道出身,涂上保护色,使得民众不敢轻易举报,司法机关也“让其三分”。

据当地一位人大代表称,“两会”期间,黎强曾直言不讳跟其他代表讲:“开不开会无所谓,我就是来跟领导照相的。”黎强开会时心不在焉,一散会马上就来了精神,一个劲地在领导跟前钻来钻去,拍到有领导参加的合影如获至宝,没拍到则一脸不高兴。

一位与黎强有过接触的人士,向记者展示了一张黎强发给他的名片,“市人大代表”的头衔赫然印在名片的显眼位置。

当地一些人士质疑:黎强、陈明亮等都不是一夜暴富,其发迹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他们成为“黑老大”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他们是如何“变脸”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

记者就此分别向重庆市人大有关部门和渝中区人大、大渡口区政协和渝北区政协提出采访要求,查阅黎强、陈明亮等四人的“人大代表候选人登记表”和“政协委员推荐提名登记表”,都被婉拒。

一名当时参加投票选举的区人大代表说:“我只是凭候选人登记表上的介绍来决定投谁的票,如果介绍材料真实写了黎强的历史和现实表现,我当然不会选他。”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