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中国政声
滚动新闻

节能减排:以“保增长”为名“两高一资”又抬头

2009-08-20 10:39

节能门槛降低 环保投入滞后

记者采访发现,在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一些地方节能减排工作有所放松,不惜降低节能门槛,放松减排工程建设,环保投入明显滞后。

打着“保增长”的旗号,对高耗能行业实行优惠电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一项调查表明,为刺激有色行业复苏,一些地方违规自行出台优惠电价。国家政策规定,脱硫电价款根据脱硫效率扣减。脱硫设施投运率低于80%的,不但不能享受脱硫电价款,还将被处以5倍罚款,但目前许多地方没有完全执行这一政策。

少数地方减排工程建设出现放慢现象。据环保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国计划新增20台套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设施。目前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设施上半年仅增加8台套。截至今年5月,尚有1366个县,137个城市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这些市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与此同时,国内一些地方新建的污水处理厂,收水量不足、污水处理收费低,污泥处置不够。

环保部开展的建设项目专项执法检查表明,环境保护部和地方环保部门受理的建设项目中分别有15.5%、23.7%存在未批先建等问题;9.6%的取缔关闭企业有死灰复燃倾向。突出表现为:一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工艺技术升级方面的要求在项目论证时有所放松;一些曾经被环保部门拒之门外的“两高一资”项目开始重新申报。

一些地方政府急于“上项目”,为“两高一资”项目和已淘汰的落后产能卷土重来,提供可乘之机,少数地方存在减排盲目乐观的现象。环保部上半年在检查中发现,一些地方认为经济增速下降,排污增量也将下降,加之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觉得完成减排目标变得容易了,以至于工作力度有所松懈。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少数省市出现一个或两个主要污染物不降反升的情况,就与盲目乐观而放松减排管理有关。

听任禁限行业反弹无异饮鸩止渴

产能过剩、盲目投资严重一直掣肘中国经济发展。中国钢铁协会副秘书长迟京东说,在市场推动下,一些死灰复燃的中小钢厂工艺设备落后,环保设施投入少,能耗比正规厂家高出10%至20%,说到底就是牺牲环保换取企业一己之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一位专家表示,目前节能目标进度仍比较落后,据我们测算,今后两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的每年降幅都必须达到6%才行,任务仍相当艰巨。

“如果禁限行业反弹,不但会使节能减排的形势变得更为严峻,而且必将累及产业结构调整、增大污染治理难度、滋生社会稳定等负面影响。”一些专家谈到,如果听任地方政府一味强调快速增长而忽视“好”字当头,就可能导致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出现“逆向调整”。

河北省环保厅副厅长杨智明说,如果听任节能减排在“保增长”的名义下反弹,不但前期成果得不到巩固,还会增加未来治理污染的成本,使经济发展付出更大的代价,“今天为‘保增长’赚了一块钱,明天就可能要花十块钱来治理,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环保部有关专家提醒:随着国家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一些原来停产或歇业的落后产能,可能恢复生产或者在欠发达地区“克隆”再生,从而形成污染反弹。

经济的高增长必然伴随着环境的高投入。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治理生态环境污染的投资占GDP的比例达到2%-3%时,环境质量才会开始有所改善,目前我国治理环境的投资大约占GDP的1.4%,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为此,有关人士建议,应强化政府责任,加强日常监管,把节能减排工作向纵深推进;严格新建项目的环评审批,提高项目的环境准入门槛,从严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同时对节能减排工作缓慢的地方及时预警督促。

编辑:宁波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