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中国故事
![]() |
乱搭乱建交通拥挤 “超载”的北京唐家岭 2009-08-17 09:54
“住在这儿的人,得有少活几年的思想准备。” “每次收水费时,据说要动用200多人,村里的每个路口都有两三个人把守,一手交钱一手给水票,不给就不让走。” 本地人口不足3000,外来人口超过5万。如此人口构成,彻底打破了唐家岭原有的宁静,也引发了本地人与外地人不太和谐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矛盾的集中点在于唐家岭村委会“综合治理办公室”每月按人头收取10元的水费。 唐家岭的水费并没有按照水表显示的额度缴费,而是按人头收缴,每人每月10元。每月上中旬的某个周一是收水费的日子,居住在这里已经3年的刘树毅称,“每次收水费时,据说要动用200多人,村里的每个路口都有两三个人把守,一手交钱一手给水票,不给就不让走。” 刘树毅告诉记者,村里有人不定期检查水票,不管是否租住在村内的人,被检查水票的人见到了就得接受检查,也不管此前是否已经缴纳,如果当时无法出示水票就得重新补一张,不补的话就会有麻烦。 今年4月,刘树毅的一个朋友在他这里借宿了一晚上,早上走的时候刚好赶上收水费,“我朋友不想交钱,几个人拦着他就是不让走,差点打起来。” 8月12日上午,记者亲眼看到一起因查水票发生的争执。 在通往唐家岭中街的一个胡同口,两位身穿印有“综治”字样制服的妇女和一位身着便装的中年男子在检查水票,一个急着赶公交车上班的男生走过这个路口时被要求出示水票。 “前几天我已经交过了,但今天没带(水票)。” “那不行,没带就回去拿。” “我住的有点远,现在急着赶车上班。” “没有水票就不让你过去。” 争执约3分钟后,该男子还是很不情愿地掏了10元拿到一张水票才得以通行。 “每月收那么多钱都干什么用了?”这位男子嘟囔着说。 “管那么多干嘛,交了就得了。”中年男子回应。 “说话注意点。” “不注意怎么了?” “有什么了不起的,过段时间我就到别的地方租房子。” “要走快点走。” …… 在“唐家岭吧”,很多人对这样收水费的做法感到不满,有人甚至称收水费的人为“强盗”、“流氓”。 唐家岭多位村民称,“水源是本村打的深达好几百米的地下水,水质纯净、口感好,跟城里自来水公司的水比那绝对是没得说,10元其实并不算贵。”但他们承认,“收费的方式有些不太好。” 党支部副书记董建华对此的解释是:“租房户多,逐户安装水表不现实。以前尝试过让住户主动缴费,但每次都收不上来钱,供水的开销只能从村民的福利费中扣除,这样就给当地村民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实在不行只好采用强制措施了。” 董建华介绍,收取的10元不仅包括水费还包括卫生费。“虽然每人交了10元,但对村里每月的管理支出来讲仍是杯水车薪,每月村里还得为每位租房者补贴20元。2000多人养活了5万人,卫生、安全、供水花钱的地方多着呢。”董建华称,唐家岭有一个由100多人组成的卫生队伍,仅清理村内公共厕所的车辆就有六七辆;治安人员70人,而且在村内主要路口都安装了监控器;因人口激增,已远超出多年前铺设的供水和排水管道的承载能力,管道都需要改造。“要给员工开工资,还要投资买设备,花的不都是钱嘛!” 至于唐家岭目前的状况,董建华称,“说实话,现在唐家岭已经不适合人居住了,很多户整天见不到一点太阳,更甭提随时从天而降的危险了。住在这儿的人,都得有少活几年的思想准备。” 虽然不少唐家岭的村民靠租房一项,每年就可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但他们对目前这里混乱的状态也感到不满意。今年即将上高三的本地村民小李对记者说:“以前唐家岭不是像现在这个样子,我们小的时候街上没这么脏,每天我们可以开着水龙头灌水玩水枪,现在开着泵都没什么水;以前唐家岭没这么多房子,出门也不用担心小偷;以前附近的公园是开放的,我们能去那儿散步踢球……” 东南三街35号的户主称,“靠租房挣的钱都是辛苦钱,没有人真正愿意常年生活在这里,我们村里的人都盼着有一天能拆迁,得到补偿后直接到城里去买房了。” 2009年7月,北京市向社会公布了50个市级挂账整治督办重点村(点)名单,要求属地党委政府集中开展整治,唐家岭赫然在列;北京市政府法制办主任周继东近期在视察唐家岭村时表示,现行的《北京市房屋租赁管理若干规定》、《北京市旅馆业治安管理规定》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管理需要。因此,法制办应会同有关部门探索解决政府管理职能缺位和管理力度不足等问题,确保出租房屋行为的规范有序,保障在此居住的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但董建华对此并不乐观,“要想彻底整治好唐家岭绝非易事”。 “很多村民靠收房租年收入10多万元,现在都跑到外面买别墅了,村里的事情他们也不太热心了,他们心里想的就是:把这个烂摊子留给外地人折腾吧。”董建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