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中国政声
滚动新闻

国家统计局高层褒奖"GDP负增长"地区统计部门

2009-08-06 14:53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国家统计局网站今日刊出署名肖慧的题为《从“个别地方GDP负增长”说起》的文章指出,统计系统每当公布GDP数据的时候,这一指标的高低在受到社会重视的同时,也往往会遭到舆论的质疑。然而,今年上半年个别地方公布GDP呈现负增长的“独善”之举,不仅赢得了舆论的赞誉,据说也得到了国家统计局高层的褒奖。

文章说,赞誉和褒奖一是来自于对当地统计部门实事求是勇气的肯定。真实可信本是统计工作的铁律,实事求是地反映经济的变化是统计工作者的职责。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一铁律被淡化了,职业操守被淡忘了。于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敢于真实统计的人们被人尊敬。

二是来自于对当地党政领导实事求是精神的肯定。如果没有压力,恐怕大多数统计人士是有一颗真实的心的。在某种程度上党政领导的实事求是精神和由此而来的宽松的统计环境是统计真实的重要因素。统计部门敢于统计为GDP负增长,体现了当地党政领导对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政绩观的追求,对科学应对危机、夯实发展基础的重视,也体现了对浮夸攀比不实之风的唾弃。

文章说,我国的统计制度是以GDP为中心的。尤其在当前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GDP数据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把握重大国情国力、掌控经济运行、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GDP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政府的施政决策。

与此同时,GDP还是一个考量各级政府政绩的核心指标。在现行的政治体制下,各级政府评价下级政府的主要标准和尺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据GDP的总量、增长速度和排位。因此,一些地方和部门受不正确的政绩观驱使,片面强调经济增长指标,少数领导干部甚至人为地“做大”GDP数据,形成了所谓的“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现象。在这样的环境下,GDP无疑承受了过重的不该承受的压力。

国家统计局主要负责人最近屡屡强调能否做到依法统计、排除干扰,是对统计系统统计能力的检验,是对统计人员职业操守的检验,是对统计系统公信力的检验。其实,这位统计系统的“掌门人”如此反复强调统计系统的“公信力”,不仅表明了这个字眼在这位负责人心目中的分量之重,更反映了维护这个“公信力”在统计系统是何等迫切。

文章说,一个地方的数据的真实不仅是为当地党政领导服好务的前提,而且还会影响到左邻右舍。因为一个地区经济总量迅速“做大”,位次迅速上升,不仅会把这个地区的数据搞坏,还会招致相互攀比,带坏一片。因此,真实做好数据统计既是对本地区负责,也是对全国全局负责。

编辑:肖亭 董淼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