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中国故事
滚动新闻

季羡林遗产有多少?捐北大字画协议“不算数”?

2009-08-05 11:22

晚年十多年,身边无亲人

最后的时光很孤独

季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季羡林究竟留下多少遗产是一个谜,分别掌握在之前的两任秘书李玉洁和杨锐手里,但是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目录。季羡林生前收藏的大批字画由北大方面保管着,不过李玉洁“偷”了一批书画,藏在她的住处,隐瞒了北大。但是李玉洁却极力否认:“如果我要偷画,我早就把画给转移了。”季承还透露,在李玉洁之后,接管季羡林秘书一职的杨锐手中也掌管了一部分字画,大概有184张,目前也不知下落。昨日记者致电杨锐,电话由她友人接听,说杨锐自去年的“字画门”事件后已辞去季羡林秘书一职,目前对于遗产纷争不做回应。

为什么季羡林的遗产会出现这些混乱?钱文忠认为,主要因为1999年后,季羡林最可信任的秘书李铮去世了,女儿、女婿相继去世,孙子孙女们都出国了,儿子不往来了。13年前季羡林与儿子关系闹僵后,李玉洁担任季老的秘书,季羡林对这位秘书还是信任的,存折等都交给她管理。2006年,李玉洁中风住院后,主要由杨锐担任季羡林的秘书。

季承告诉记者,多年来,由于李玉洁等人的阻挠,他一直未能与父亲见面。直到去年,季羡林说自己不需要秘书后,杨锐辞职,他才得以与父亲见面,陪伴季羡林走完了最后的10个月。

季承说,季羡林走后,自己一直在整理父亲的遗物,也清点父亲的遗产。“我不会因为自己是遗产处理人就独吞这笔遗产。但是我必须先搞清楚这笔遗产有多少,因为季羡林的文化遗产属于整个社会。”他也透露,北京大学已经向他明确表态,有关季老遗产的处理,北京大学将完全尊重季老生前最后的意见。有关人士认为,北大的表态彻底解决了有关季老遗产的最大悬念。

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北京大学方面未对季承的说法给出正面回应。

对话

季承:遗产大部分会捐北大

记者:2001年,季老和北大签订了捐赠协议,您认为之前的捐赠协议不算数?

季承:应当说,父亲当时捐赠的是家庭财产,他也捐献了我母亲的一份,这个捐赠协议应该是无效的。当时父亲提出向北大的捐赠,包含了他毕生收藏的字画577件,还专门开了捐赠会,应该有一个目录,现在由北大代为保管。要知道,父亲生前的收藏从民国时期就开始了,他的收藏颇为丰富,比如齐白石的一幅作品,他是在解放初期花500元买下的,他还从北京琉璃厂一个书商那里买到了苏东坡的《御书颂》。这应该算是我们的家庭财产,父亲后来也不再强调当时的个人捐赠了,最后留下的遗嘱是由我来继承。

前几天,我也跟北京大学方面沟通过这个事情,因为父亲最后的意见是“全权委托儿子季承处理一切事务”的字条,北大现在基本上同意放弃对我父亲生前遗产的继承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