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中国故事
滚动新闻

用皮肤造出老鼠 “毫毛变悟空”并不遥远[图]

2009-08-05 10:48

随时可能成为“救命的稻草”

尽管这两篇论文在科学界取得了轰动效应,但也有人提出自己的疑虑:实验室里的鼠已经够多了,就算这只稍有不同,又和人类有什么关系?

其实,证明了iPS细胞的全能性,就意味着臀部的皮肤不只可以用作毁容脸部的植皮整形。我们周身上下、千千万万极易被取得的细胞,随时都可能成为“救命的稻草”。

在广东、广西地区,一种极其恐怖的血液疾病,由于几乎没有治愈方法,当地人往往只能用“小孩儿养不大”来形容这种病。这种与生俱来的疾病使人体内的红细胞没办法携氧,患儿从出生开始就要连续输血,但即便是这样,最后也有可能因为脾脏无法负荷输血带来的副作用而死亡。

大部分得病的孩子,甚至都无法活到小学毕业。在医学上,这往往被称为β地中海贫血症。

高绍荣在8月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就专门论述了iPS细胞在治疗β地中海贫血症中可能产生的效果。

一个来自广西的两岁小孩,成了这项实验最早的活体捐献者,而这个孩子现在只能依靠输血来维系生命。技术人员将孩子的一小块皮肤,培养、冻存,带回北京,最后诱导成iPS细胞。

通过定向打靶把基因突变或缺失修复,再将这个干细胞系做体外诱导,就有可能把它诱导成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组细胞。之后再把造血组细胞重新移植到病人体内,从理论上来看,这种恐怖的疾病就可以被治愈。

而这种细胞移植的最好之处就在于,病人无须担心免疫排异的问题。

高绍荣一直关注着这方面的进展。当他发现前新闻联播主播罗京和篮球运动员王磆,都是因为骨髓移植后的排异反应离开人世时,他的语气中带着遗憾:“如果用他们本身的体细胞来移植,就不会产生问题。”

在日本,科学家们已经开始将“皮肤干细胞”用于帕金森氏症的研究和治疗。庆应大学教授冈野荣用一名60多岁的遗传病患者提供的皮肤细胞诱导出iPS细胞,再将其分化为神经细胞,通过与正常神经细胞的比较,试图探究帕金森氏症发病的原因,寻找有效治疗方法。

只是,尽管iPS细胞不会像胚胎干细胞那样,深陷伦理之争无法自拔,但将它重新注入人体,现在似乎还为时过早。

“现在仍然有很大风险。”几乎所有参与实验的人都这样说。iPS细胞需要由病毒引导,更何况,如今采用的4个诱导细胞转化的因子,其中有一个仍是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尽管病毒引导可以使癌症基因陷入“假性沉默”或“选择性沉默”。但没有人敢担保,这不是一座埋在深深的海洋底下的活火山。

不过,对于更多患者来讲,iPS细胞可以从另一种角度为他们带来福音。“药物筛选,这很快就可以用到临床上了。”高绍荣对此很有信心。

他举例说,如果将一个神经性疾病患者的体细胞诱导成iPS细胞,然后再将iPS细胞重新分化为神经细胞,用不同的药来刺激这些细胞,看哪种药对它最有效。体细胞就可以代替患者,成为药物的小白鼠,并为患者寻找到最佳方案。

从胚胎干细胞到体细胞,克隆技术似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是这位师承“多利之父”、英国科学家伊恩·威尔穆特的中国科学家却坚持,“我不会去做克隆人”。

但是谁又能预料呢——就像数百年前吴承恩曾经幻想过的齐天大圣随手揪一把毫毛,就可以变出千千万万个一样古灵精怪的孙悟空一样,人类距离那一天,或许没有想象中那样远。

编辑:关晓萌 宁波 来源:中国青年报(记者 赵涵漠)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