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中国故事
滚动新闻

网民质疑多城市水价上涨合法不合理

2009-07-23 11:22

网民质疑多城市水价上涨合法不合理
今年已经有13城市上调了水价或正在准备上调水价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13个城市上调了水价或者正在上调水价的路上。

广州本月刚刚提高了污水处理费,每吨从7角涨到9角。为了达到尽量不触发市民反面情绪的目的,政府部门刻意强调涨的是污水处理费,不提水价二字。因为很多市民并不清楚,目前的水价中其实是包含了污水处理费这一块的。

上海,在经历了激烈交锋的听证会之后,水价开始了两步走的涨价策略。2009620日起,上海市每立方米综合水价从1.84元调整为2.3元;20101120日起,再调整为2.8元。

北京在日前首次明确提出了今年将适时调整水价,水价调整方案最快有望两个月内出台。虽然北京目前已经是全国水价最高的城市,自2001年以来,北京连续四次调整水价,综合水价从每吨3.01元提高到目前的5.04元。按照专家的说法,水价占收入比约为2-3%,与欧美水平相当。

还可以列出一串名单:南京、无锡、扬州、常州、兰州、昆明、河南周口、驻马店、银川等。

据最新统计资料,36个主要城市水价平均为3.77/立方米,与去年同比提高了4.7%

这一轮全国水价的上涨已经成为定局。

这轮水价上涨酝酿已久

这轮水价上涨并不是突然暴发,其实酝酿已久。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告诉本报记者,“2008年遇到通货膨胀,CPI迅速走高,让各地的水价上涨计划纷纷流产。于是,CPI持续低位运行的今年,自然被看成上调价格的最好时间窗口。

与供排水企业严重亏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通常在听证会上给出的涨价理由不同,傅涛分析了涨价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更重要的是我国饮用水标准的提高,到2012年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将实施,水质检测指标将从目前的35项增加到106项。这种情况下我们原来的水厂必须面临着改造,我们水厂的传统工艺已经不能应付。这一国家标准是与欧盟和美国的饮用水标准接轨的。但要改造就要钱。傅涛表示。

据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介绍,中国目前95%的水厂都是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氯消毒等技术流程。但随着水源污染不断恶化,作为消毒剂的氯的添加量正在增加,这一点,使用自来水的普通市民也很容易有感性认识,比如养鱼的水要放一晚上。随着氯的增加,氯化过程产生消毒致癌副产物不断增加。一些抗氯性病原微生物也无法处理,这都对水质安全带来隐患。

第二,在目前水价中的构成中,污水处理费是重要一块,很多城市涨的也是污水处理费。这是因为,我国的污水处理率以每年20-40%的速度提高,大量污水处理厂在建设之中。打个比方当你收了100吨污水处理费时,只处理20-30吨污水,每吨七八角的价格足够了,但现在你要处理80吨污水了,钱就不够了。傅涛说。

虽然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的调研显示,有无外资介入与各个地方的水价上涨并不相关,但记者调查发现,外资水务公司在中国的攻城略地确确实实影响了中国的水价体系。特别是在洋水务进入中国的初期,地方政府出于引资冲动甩包袱的心理,与洋水务们签订了不切实际的购水合同,带来了自来水企业的巨额亏损,为了填补亏损黑洞,涨价就成为政府和自来水企业的救命稻草。

洋水务高价收购阴谋?

兰州的水价调整听证会正在进行之中。1997年兰州供水集团和法国威立雅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兰州威立雅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威立雅水务共出资17.1亿元,获得兰州供水集团45%的股权。当时与威立雅一起竞标的另外两家水务公司最高的标价仅有7亿元人民币左右。人们惊呼威立雅水务公司为什么要多掏近10亿元?它们靠什么来收回成本?高溢价收购最终是否会是市民买单?

事实上,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威立雅自1997年进入天津获得第一个项目起的10多年时间里,天津居民生活用水的价格先后上调了8次,由每吨0.68元提高到3.40元。

记者曾经采访湛江廉江的一个中外合资水厂,建了十余年一直没有投产。因为根据合约,廉江市自来水公司要向合资水厂购买其生产出来的自来水,投产的第一年每日购水量不得少于6万立方米,并逐年递增。而廉江市2006年的供水量仅为2.6万立方米。廉江市自来水公司算了一笔账,每立方米水的成本高达4.58元,而当时自来水的平均销售价格1.55元。这样,第一年廉江自来水公司就要亏损两千四百多万元。

廉江市政府最后的选择是顶不诚信破坏投资环境骂名不执行合同。

其实这种现象不独在中国出现。1998年,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将原来地方政府管理的水公司与外资合资,其后,居民平均水费比合资前高出76%。这些外资公司以亚洲金融危机为借口绕过政府监管部门,私自修改合同,单方面提高水价,引起骚乱。菲政府不得不在200212月花巨额收回股权,终止合资。同样情况也曾出现在加拿大和南美。

事实上,在目前涨价的听证会上,水务公司涨价的第一理由就是亏损。但这种亏损有多少是公司本身机构臃肿、生产效率不高等自身管理不善造成的呢?公司本身人员成本过高等因素并不应当成为水价的一部分,让老百姓来承担。傅涛表示。

管理成本应该下降

住宅与城乡建设部法规司的副司长徐宗威在日前举办的环境讲坛上表示:水价的构成大致包括原水成本、运营成本、税费成本这三大块,原水成本大概占水价的20%,税费成本大概占10%,剩下的70%就是运营成本,运营成本里面特别是管理成本应该是下降的趋势,而不是上升的趋势。

记者了解到,河南省价格成本调查队在2007年曾经对河南全省供水企业经营状况进行了针对性调查,对供水成本费用进行了分析。根据报告,200618个城市平均供水成本为1591.33元,其中生产人员工资及福利费为213.99元,组织和管理供水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分别为346.51元、62.95元、118.02元。四项费用占到了成本的足足六成。

调查发现,城市供水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包括:人员数量多。受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自来水企业高福利的影响,多年来,全省各地自来水企业进了大量人员,严重超过了生产经营的需求量,导致人均劳动生产率低下,企业包袱沉重。如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有主业从业人员2910人,人均年售水量5.6万立方米,与先进指标8万立方米相比,人均年售水量相差2.4万立方米。其次是设备利用率低。另外,管网漏失严重,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涨价要合法还要合理

我们目前的水价上涨都经过听证会这些程序,涨价的过程都是合法的,但老百姓不服气,因为老百姓认为涨价并不合理,因为价格因素中有你公司自身人员成本过高、人过多、正常的费用偏高等不合理的因素。现在发改委着手制定水价监审办法。傅涛说。

虽然调整水价的权力在地方,但是地方调整水价要向国家发改委备案。而国家发改委从2006年就开始酝酿出台办法,但时至今日,办法仍在征求意见当中。

据透露,办法将对水价上涨条件、地方人力成本等水价构成因素、上调时机等进行详细规定。初步的方向是,确定对供水公司的成本核算、价格激励等措施,建立一个供水公司评价体系。

按照这个方向进行水价调控,未来的水价既不能一直不涨,也不能乱涨。发改委的目的就是把水价调整从合法化走向不仅要合法还要合理。傅涛表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