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中国在线2008
滚动新闻

楼市"量价齐升":房贷增速迅猛 风险隐患潜伏

2009-07-22 08:12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随着房地产市场回暖,近来我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呈迅猛增长态势。央行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国金融机构房贷新增量达到4661.7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0%,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增幅甚至超过400%。业内人士认为,房贷高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着新的风险。银行监管部门近日着重强调,当前要特别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要求银行加强按揭贷款风险管理,同时重申严格执行“二套房”标准。

房贷增速迅猛

央行统计显示,今年前3个月,全国金融机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新增量约1000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二季度增速迅猛。上半年新增量达到4661.76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50%。其中,招商银行、恒丰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同比增幅均超过400%,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同比增幅也均超过100%。

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增长和宽松的信贷环境,是今年以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放量增长的两大主要因素。

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创下历史记录,达到7.37万亿元。其中,信贷资金流入,加速了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

与此同时,部分银行以征信系统未联网、异地购房难调查等为由放弃“二套房贷”政策约束,自行解释二套房贷认定标准,变相降低二套房贷首付比例,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投资炒房的需求。

风险隐患加大

房价能否保持稳定、会否震荡,是影响房贷风险的重要因素。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房价格同比下降0.6%。不过,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房价在进入二季度后呈现上涨势头。北京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6月份房屋销售价格比五月份上涨0.4%,连续四个月出现环比上涨。

央行上海总部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上半年上海个人住房贷款增长迅猛,其中6月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创单月增量历史新高。另据上海银监局发布的数据,外地人士住房贷款增量占比已由1至4月份的19%升至1至6月份的33%。

业内人士表示,外地人士房贷占比猛增,表明投资型购房热开始抬头。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房价再次进入下行空间,那么去年出现过的投资者撤离楼市、断供、退房等现象将可能再次出现,银行应该对快速增长的房贷保持警惕。

此外,部分银行变相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让一些并不具备消费条件的消费者超前消费,增加了还贷压力。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发布《关于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房地产纠纷案件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妥善采用多种途径处理房地产纠纷案件,成为《意见》的一项重点。统计显示,今年1至6月份,全国法院受理房地产民事案件67294件,同比上升10.58%。

相关专家表示,这些案件中,增加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案件大量显现。由于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多来源于银行贷款,按揭则是购房人支付房价款的主要方式。少数开发商为缓解资金压力,以假按揭等违法方式套取银行贷款,而部分购房人由于偿还能力下降,拖欠银行按揭贷款,加大银行业金融风险。

严控房贷风险

个人房贷的平稳发展,对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房贷高速增长隐藏着新的风险,监管部门正在加大监管力度,同时要求银行要特别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

银监会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按揭贷款风险管理的通知》,加强信贷管理,防范按揭贷款风险。其中特别强调了各银行要严格贷前审查和按揭贷款发放标准,有效防范“假按揭”“假首付”和“假房价”现象的发生。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近日召开的2009年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再次强调,银行业机构要严格执行“二套房”标准,严格按规定执行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对投资性住房要坚持首付高成数、利率严格风险定价和资信严格审查的原则,严格执行与借款人100%“面谈”“面签”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范“假按揭”“假首付”现象的发生。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银行对投机性购房需求必须严格控制、防止炒盘。同时在开发商贷款上要做好风险管控,对于易产生泡沫、极具易变性的住房建设项目的资本金要求,银行应根据防范风险的理念慎重对待。在提供信贷支持和服务的同时,切实防范相关风险,不应盲目大幅降低住房建设项目的资本要求。

编辑:邓京荆 来源:新华网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