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中国在线2008
滚动新闻

重庆15名高考生家长受党内处分

2009-07-20 09:05

■ 核心提示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今年高考,重庆爆出31名考生伪造少数民族成分,谋求加分,而其中19人属于巫山县考生。记者调查发现巫山县成为造假“重灾区”有其必然性。

巫山县,紧邻土家族聚居区,汉土两族长期混居;又由于第四次人口普查登记的不准确,致使当地民族成分界定标准模糊。而又有当地官员利用人脉关系,不按国家规定更改民族成分,使得当地频频出现造假行为。

而且重庆加分项目林立,坊间流传库区移民造假、体尖生造假,又为此次违规改民族成分的造假行为推波助澜。

“加分事件”,把巫山推到了风口浪尖。

6月27日一大早,宋传勇接到重庆一媒体朋友电话,“你们巫山出事了?网上说你们巫山今年高考有19个考生为加分改民族成分。其中有县招办主任何业大的儿子。”

宋传勇是巫山县委宣传部纪检组长。

部里接到汇报后,立即下载网上报道,收集网友评论。

当天下午,县委县政府召集纪委、监察、公安、教委、民宗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开了一个紧急会议,由纪委牵头成立调查组彻查改民族成分事件。

宋传勇随后得知,此次改民族的问题考生共有31名,其中19名属于巫山县。巫山县成为问题考生的重灾区。

“自残式”举报

巫山县官员称,“加分事件”由南开中学学生家长举报巴蜀中学而起;这被认为是两所名校掐架的结果

高考竞争,是加分事件被曝光的导火索。导火索在6月8日被点燃。

那天晚上,黄耀辉(化名)———重庆巫山高级中学的应届考生,原本打算和同学彻夜狂欢,但一条消息瞬间浇灭他的热情。

“重庆巴蜀中学高三学生有近200名少数民族加分。”

黄耀辉说,如果这些学生的户口所在地是非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那他们可加5分;而户口所在地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他们则可以加20分。

黄耀辉回忆说,那晚,全班同学一下子从狂欢变为狂哭,很多同学趴在桌上痛哭。

而黄耀辉带着比其他同学更复杂的心情观察着事件的变化。

黄耀辉告诉记者,他也是改过民族的。早在读初中时,他和同学都知道,只要把民族成分改成少数民族,就能获得20分的加分。

网上开始有考生发愤愤不平的帖子:这样的不劳而获,增加了他们的分数(也许还有他们的升学率),更增加了学生“为目的不择手段”的意识。

还有不少家长在网络上发帖呼吁,如果我们不团结起来,重本线(重庆本科录取分数线)将被大幅抬高!多少凭真才实学寒窗十二载的考生将被拒之梦想的大学之外!

据巫山县招生办一位工作人员了解,此后有南开中学学生家长向市教委举报。

“说白了,举报巴蜀就是相互掐架的结果”。南开中学一名不愿具名的老师曾这样对媒体说。

近年来,南开中学和巴蜀中学之间的竞争在重庆四所名校中尤为突出,势如水火。两校处处比拼,如竞赛获奖人数、保送人数、清华北大录取人数、升学率等。

巴蜀中学一位班主任说,其实这是“自残式”举报,南开中学也会被查出来的。

6月9日,由重庆市纪委牵头,包括教委、公安、信访等部门参与的“高考改民族加分事件”联合调查组正式成立,开始对重庆市城区中学的高考生进行调查。

6月22日,调查组发现,考生中有31名考生的“聚居区少数民族加分”存在问题,其中包括巴蜀中学6人,南开中学8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