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 > 山东
![]() |
山东发现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鲁国长城遗迹 2009-07-08 10:47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记者从山东省文物局获悉,日前,由山东大学和莱芜市文物办组成的山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在莱芜南部徂徕山脉一线发现一处大型石墙遗迹。经徒步调查、遗迹清理和文献解读,初步确定这是一段鲁国的长城遗迹。有专家称,这一重大发现为我国长城史、古国史、战争史和周代考古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据介绍,新发现的这段位于莱芜市境内的鲁长城,全长30多公里。长城遗迹均位于山岭北侧,由石砌的城墙与城堡组成,在埠东南与五龙村北一带保存较好。城墙现存高度一般在1米左右,高处可达2米以上;厚度为1.2—2.8米,较厚处以石砌城墙中间夹杂沙土碎石。城墙多修筑于两山之间的平缓地带,山顶之上构筑城堡和防卫哨所,悬崖绝壁之处往往依据自然天险。城堡多呈圆形或近圆形,居于山顶最高处,由2至3个城圈依山势修建。城堡内中央部位常见有圆形或方形石砌建筑。城堡的四角或拐弯处常发现有面积较小的圆形哨所遗迹。墙体保存较好的哨所在北壁上可见瞭望口。城墙和城堡多就地取材,利用山顶石料垒砌而成。大盘顶是此次调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面积较大的城堡,南北最长85米、东西最宽42米,该城堡城墙最厚处3米左右,残存高约1.1—2.5米;城堡内残存石砌方形房址二十余座,目前大多数仅残存高约0.30—0.40米的底部。根据现有的走向来看,鲁长城向东、西方向沿山势伸入泰安市境内的可能性非常大。 普查队员在长城遗迹所经过的山顶及山下关口附近发现多处春秋战国时期遗址,为长城的年代提供了依据。采集陶片可辨识器形有陶鬲、陶盆、陶罐和豆盘等,年代范围大多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山下遗址年代范围上限可到西周晚期。上述发现说明,此次发现的莱芜段的长城遗迹,年代应该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 编辑:邓京荆 肖冠男 来源: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 济南时报-舜网(记者 张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