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中国论坛
滚动新闻

刺激计划会大大改善中国经济发展环境

2009-03-10 22:36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3月11日评论版头条:今年政协人大两会的召开与往年相比,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新闻界注意,因为无论是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代表们的讨论,都对中国走出当前的经济困难充满信心。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前景暗淡时,更显得一枝独秀,也引来了更多的评论。

        外界舆论注意的是,几年来中国政府一直有财政盈余,这次为刺激经济复苏而扩大了财政开支,预算赤字达到9500亿人民币,占GDP3.1%。在全球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的财政赤字比起大部分国家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对中国经济来说,中国政府的大规模财政开支对刺激经济的影响可能会大得多。这是因为中国经济没有什么“金融危机”,不需要政府拿钱去救助陷入危机的金融企业。相反,政府的投资可以推动私营部门的投资,会推动银行的贷款,会给经济注入更多的活力。

        中国政府增加的财政开支将用于实施调整振兴产业规划,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在今年就业压力加大、出口数额下降的困难情况下非常必要。一年内新增11800亿元的政府投资,这种规模近年来少有,其力度远大于1997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所为。大范围实施调整振兴产业规划,意味着中国的着眼点不仅在于应对当前危机,还要注重长远发展;不仅要扩大产业规模,更要提高产业水平和质量。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和税收优惠是处理当前保增长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中国经济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增加发展后劲,加大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增加核心竞争力。因此,可以期待的是,在经过了这场危机后,未来中国经济会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财政开支还将用于“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将“民生”和“内需”结合起来。这些措施一方面可以大幅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消除民众的后顾之忧,保持社会的稳定,又可以扩大内需,改变中国经济长期依赖外部市场的状况。

        为了扩大中国的内部市场消费,政府的政策明显向农村倾斜。政府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万村千乡”的市场工程,推进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加强城乡消费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做好“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工作,把中央财政的400亿元补贴资金用好用活,使企业增加销售、农民得到实惠。

        在政策支持上,政府将研究出台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积极发展消费信贷。继续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扩大消费的比重,增加对城镇低收入群众和农民的补贴。完善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

        可以期待的是,未来中国公民的生活水平会进一步提高。

        政府工作还报告强调,在扩大内需的同时,绝不能放松出口。要坚持出口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要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出口加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努力扩大进口。重点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增加关键零部件、元器件、重要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进口。

        在利用外资方面,政府要要推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协调发展。一方面,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各类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开展跨国并购,积极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发展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拓宽对外投资渠道。

        从政府报告中,我们可以读出3个信息:一是未来中国的出口加工型企业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使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仍会保持劳动力低廉的成本优势。二是中国将注重先进技术和产品以及重要资源与原材料的进口。这对发达经济体与资源出口型的经济体来说,都是好机会;三是中国将继续支持企业进行境外投资和跨国并购。这对许多急需外来资金支撑的经济体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2008年,中国的GDP总量已超过30万亿元,财政收入超过6万亿元,外汇储备超过1.95万亿美元,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超过21.7万亿元。这一组数据,或许已给出了关于中国市场巨大需求与潜力的答案。可以预计,中国经济在迅速恢复时,不仅会使中国的经济更上一个台阶,使中国公民的生活及社会保障未来有更大的改善,也会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商机。(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丁一凡  编辑  张峰)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