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航空董事长 王清民 (李映青摄) |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昆明)消息:2
月15日,昆明航空正式开航运营,首条运营航线为“昆明-长沙-哈尔滨”。目前的云南航空市场云集了南航、国航、祥鹏、川航、上航、山航等超过20家航空公司,昆明航空的加入,使云南航空市场 “空战”升级。
据了解,昆明航空公司注册资本八千万元人民币,深圳航空公司出资六千四百万,以百分之八十的股权控股,自然人王清民现金出资1600万元人民币,占股比20%,并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法人代表。昆明航空于2007年2月25日获得中国民航局批准筹建,2009年1月获得《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证》,主要经营航空客货运输业务,以昆明巫家坝国际机场作为基地机场。
打造成“区域性的国际航空公司”
昆明航空董事长王清民介绍说,云南特有的区位优势和庞大的旅游资源,给了昆明航空发展的勇气。昆明航空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做成一个区域性的国际航空公司。目前昆明机场缺少国际航线,昆明航空希望通过东盟经济一体化、中国与东盟加强经济往来这个有利形势,以昆明为中心,辐射东南亚、南亚国家,帮助建立航空国际大通道,使昆明新机场真正成为门户机场。
打出“本土”牌
自原云南航空公司并入东方航空后,重新打造属于自己的“绿孔雀”,一直是云南省政府和老云航人的梦想。于是,和东航云南子公司、祥鹏航空一样,昆明航空也提出了本土化的口号,表达了要扎根云南的想法和愿望。
实施“三五七”战略发展规划
昆明航空董事长王清民介绍说,昆明航空还依据市场环境与经营环境的变化特点,本着稳健发展的思路,实施“三五七”15年战略发展规划:第一阶段三年规划(2008年—2010年)达到30—40架飞机运力规模,以昆明为主要运营基地,开辟覆盖云南省内各机场、国内省会城市以及经济发达城市的航线,在云南市场份额达到30%,逐步扩展以昆明为核心覆盖东盟的国际航线,构建干支结合航线网络。第二阶段为中期五年(2010年—2015年),昆航将达到80—100架飞机运力规模,开辟国内主要城市航线和部分国际航线,构建干线为主、支线为辅的航线网络,在云南市场份额达到51%以上,在规模和业绩上实现绝对领先,新增西安和广州两个运营基地。第三阶段七年规划(2016年—2022年)达150到200架飞机运力规模,再新增天津、杭州两个运营基地,重点开辟国际航线、完善省内和国内航线,构建国内、国际并重的航线网络,成为领先云南航空市场和国内排名前十的航空公司、东南亚及南亚等国旅客进出中国的首选航空公司。
练好内功保不亏
“在目前的这种行业情况下,成立一家航空公司要想实现盈利很难。”昆明航空董事长王清民说,目前金融危机,国际大环境不好,但是由于油价降低,昆明航空的进入成本就相对低一些。昆明航空选择这个时候进入市场,是因为对中国政府有信心。中国政府今年要GDP增长要保8%,民航和GDP是两倍的关系,王清民认为有“量”就有市场。目前云南航空市场竞争很激烈,和其他航空公司相比,昆明航空起步晚,但也面临着潜力巨大的机遇。王清民认为就项目本身来说是一个朝阳行业,要着眼于未来。当然就目前而言,昆明航空要生存下去,必须要练好内功,引入优秀的管理,扎扎实实把成本控制住,尽量减少亏本,或者持平。
消费者有更多选择更多实惠
“在引入竞争机制后,机票价格将更加有利于乘客。在以前航空公司少的时候,我们很难买到低折扣的机票。”王清民表示,在合理的竞争后,将给民众的出行带来更多方便,将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实惠。对昆明航空来说,竞争的过程也是学习提高的机会,昆明航空将学习其他公司做得好的地方,取长补短,共同使云南航空市场发展强大,最终使云南省变成“航空强省”。
编辑:段若兰 来源: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李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