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海外看中国
滚动新闻

国际先驱论坛报:珠三角鞋业重塑“中国制造”

2009-02-13 11:27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月6日文章:珠江三角洲鞋业重塑“中国制造” 。美国人平均一年买7双鞋,而中国大陆人平均一年买鞋不到两双。

位于中国南方的东莞广为人知,它的名气来自工厂而不是天资。不过,或许只有天资才能挽救这个制造业中心。至少这是戴维·谢希望的。

当工厂纷纷关闭、工人陆续离城之际,来自英国伦敦的鞋类设计师戴维却反其道而行之。他最近在东莞开了一家精品设计室,他的公司与厂商合作生产和营销高端鞋类。他说,成功关键在于创意,“廉价不再是武器了”。

戴维属于中国南方推动鞋业摆脱对低价值出口依赖的迫切努力的一部分。在成本上升和需求委靡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制鞋业者正上移至高端市场。通过投资于设计和打造自己的品牌,他们希望扩大盈利、进入新市场。但重塑“中国制造”并非易事。

该地区的工业曾是中国制造业实力的象征,如今却陷入危机。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经济开放以来,东莞所在的广东珠江三角洲以其土地便宜、监管松懈和似乎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吸引了主要来自台湾和香港的制鞋商。

中国如今已是世界头号鞋类生产国,每年出口100亿双鞋子,其中约有1/4就产自东莞。但是,土地和劳动力便宜的日子正在过去。随之而去的还有超级廉价的“中国制造”鞋子的时代。香港鞋业商会会长方志刚表示,这是25年里最糟糕的时期。他说:“我们建立这个行业用了30年,现在6个月就被毁了。”

制鞋业者说,问题很简单:成本上升、需求下降。整个珠三角散布着数以千计的工厂,廉价土地供应也消失了。与此同时,中国新颁布的劳动法导致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也造成了出口竞争力削弱。与此同时,金融危机导致对鞋子的需求骤减。

上述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灾难性后果。一家拖鞋生产企业的总经理王先生说:“我知道会很艰难,但没想到销售会跌得这么突然、这么快。”

王的工厂有大约500名员工,他预计2009年销售额会减少30%~50%。这意味着肯定会裁员。为争取市场生存,他开始把重心放在设计和品牌上,希望能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王表示,以前公司90%的产品都出口国外,但希望今后能向中国大陆消费者卖出多达50%的产品。但是,不能保证中国人会像美国人一样买很多鞋。

据广东鞋类展览会组织者楚先生说,美国人平均一年买7双鞋,而中国大陆人一年买鞋不到两双。而这是在全球性经济危机造成中国增长放慢前的情况。

但在东莞,许多人更愿意放眼长远。楚认为当前是“转型时期”,那些倚靠廉价土地和劳动力的公司会倒闭,而更强大、对环境更负责任的公司将会出现。

编辑:段若兰 来源:青年参考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