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有了孩子,独一代才真正长大成人!|英粉刷匠秀与首相搂脖合影 赞卡梅伦随和友善|巴基斯坦女星印度杂志“嗮”裸照 国内骂声一片|
中国日报精选>特稿
灵渠——跟长城一样古老的人工杰作
2012-01-12 17:49:27      来源:中国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摘要:灵渠或许是中国古代奇迹中最不为人知的一处,长度虽短,但文化价值及技术含量却极为出众。

英文《中国日报》112报道: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原后,制定了两项重大军事战略:一是在北方修建长城抵御草原部落入侵,二是征服相对落后的南方地区,时称“百越”。秦始皇派出五路大军南征,总数五十万,抵达位于今天广西境内的兴安。秦始皇命监郡史禄修建一条水道,“凿城台山,激水西流与离水合”,方便南征的秦国军队。

南下的漓江和北流的湘江均发源于兴安,漓江注入珠江,湘江通过洞庭湖汇入长江。漓江与湘江源头最近处仅相距20公里。但由于水路不通,北方军队难以沿水路南征,军需补给也难以跟上。所以,秦始皇下决心修建灵渠,打通长江至珠江水路。整个工程于公元前214年完工,百越之地不久便划入秦朝版图。

与京杭大运河相比,灵渠作为一条运河远未达到家喻户晓的知名度。前者于公元1293年完工(开工则早得多),南北跨越1747公里;灵渠全长只有37.4公里,但修建完成年代比大运河早了1500多年。不仅如此,其在文化地理学上的意义非凡。2000多年前完工的灵渠第一次连接长江和珠江水系,为中原政权扩展疆域提供了巨大便利。

灵渠最初是为了军事目的而修建,后来逐渐变成繁忙的商贸水道。随后的各朝各代不断修缮灵渠,最大体积可达长22,宽2.8,载重17.5吨的货船畅通无阻(一般船只大约是这个尺寸的一半)。最繁忙时,每天有200多艘船只通过这条人工水道往返于漓江和湘江之间。

兴安灵渠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刘建新介绍说,1938年,连接湘江和漓江流域的铁路公路竣工。灵渠水上贸易量开始减少,直到1970年代初,灵渠作为商贸要道的历史彻底结束。“秦朝三大工程,长城纯军事,都江堰为民用,唯独灵渠先军后民,角色变化显著。”

旅游胜地

不论建设者初衷怎样,秦朝留下的工程如今都成了热门的旅游景点。但灵渠知名度显然无法与前两者相提并论。2011年桂林吸引了3000万游客,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到同属桂林管辖的兴安来参观灵渠。兴安县党委书记罗永东表示,这种局面将会改变。他引用当地一个常用的比喻说:“桂林旅游就像个扁担,市区是中间支点,一端是阳朔,另一端就是兴安。”

2012年上半年连接桂林市区和兴安的高速公路将建成通车,全长60多公里,开车从桂林到兴安届时只需半个多小时,比现在缩短约一个小时。有关兴安旅游的宣传片今年全年都会在桂林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卫星电视频道以及央视滚动播出。

对于当地农民艾志佳来说,兴安旅游兴旺是个好消息。他家就在湘江和灵渠交汇点南陡口村。艾志佳今年33岁,在灵渠上为游客划船,往返于村里和县城之间,同村不少人也干这行。生意好时,他一天能往返十趟,一个月下来,收入两三千元。

艾志佳在江边还经营了一家农家乐,游客可以吃饭住宿,仅此一项就给他家每年带来二三十万元收入。南陡口村420名村民,经营着几十家这样的农家乐。“我小时候打过鱼,”他说。“我们那时用竹网打渔,一天能收获100多斤。但黄金时间也就俩月,鱼群顺流而上最好打。但当时价钱很低,靠打渔,发不了财。”

现在他一天能网到20斤鱼就已经很不错了,不用劳神卖鱼,仅他的小餐馆就供不应求。

船只沿灵渠进入县城,沿岸的建筑也逐渐密集起来。如果不是霓虹灯,水道两岸一派繁忙景象,岸边石桥古建随处可见,仿佛江南苏州古时盛景。

古运河上有很多桥。一座石桥名叫万里桥,据说这座桥距离秦朝都城长安刚好一万里。古时很多官员贬谪来到此地,立足桥上,北望长安,不禁惘然,感慨世事变迁,恍惚间已身处边城。

还有一座桥叫马嘶桥,始建于公元42年,由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所建。当时他的战马行至水边,不断嘶鸣,不肯过桥。经人提示,马援会意,战马预感老桥年久失修,遂下令重修此桥,疏浚河道。

县委书记罗永东介绍说:“灵渠是楚文化和越文化交接之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游客肯定会感兴趣。”

工程奇迹

灵渠其实是两条运河,秦始皇时期建的是南渠,真正人工开凿的仅10公里,往西接入以前的灵水。但这10公里也是最难开凿的,据史书记载,前两个负责工程的官员因为工程失败而被以残暴著称的秦始皇处死。

困难之一是,东面的湘江距离漓江最近的河道尽管水大,但河床太低。为了让湘江水顺利流入漓江,灵渠修建者将源头沿湘江向上游推进了相当一段距离,以保证水流落差。正因如此,灵渠刚从湘江分叉出来的那一段实际上与湘江平行而行,但水位更高。整个灵渠的南渠33.15公里的水道,落差达到30,但落差最大的是在原来灵水的部分。

北渠由马援修建(即修建马嘶桥那位将领),全长只有3.25公里,属于湘江的分流,扩大水面面积,保证航运水位稳定。这段水道的落差为5.6,原长仅1.5公里,在原来河道的东北侧修建一条弯弯曲曲的河道,其原理仿佛一截台阶旁边修一个供轮椅和小推车使用的缓坡。古代的技术还无法做到现在依靠船闸升降水位的效果,这样设计降低了高水位落差给航运带来的不便。

此后历朝历代对灵渠进行了改造。公元825年,唐代桂管观察使李渤在水流交汇处增加了一个3高的铧堤,俗称铧嘴,迎下水处尖窄,越往后越宽,形似铧犁。经该堤分水,30%的水流流入漓江,70%的水进入湘江。这个分水装置以松木做地基,巨石成鱼鳞状砌筑,石块间凿成燕尾槽状,熔铁水灌注,形成一体,巨石中间用砂砾碎石浇筑。时过境迁,这个人工分水堤在水流的作用下如今已经从原来位置往下游推了80处,但巍然屹立,发挥着分水的作用。

另一个唐朝官员(即时任桂州刺史的鱼孟威)于公元868年重建陡门,在船闸两侧筑起了五六米高的石质挡水闸,以提升通航能力。陡门数量增加,但当时闸门材料多用结实木块,后来,这些木料被石板取代。

与许多古代的发明创造一样,灵渠也是不断尝试不断改善的结果。当地有很多神话传说都表现了前人修建灵渠时付出的艰辛。有传说记载,灵渠刚修建时,“猪龙精”作怪,因它被水声激怒,用波浪吞噬了刚建好的堤岸,因此堤坝屡建屡塌,那个负责这项工程的将军此前一共在这里工作了333天,最终被枉杀。

等到第三个监工的李将军接任时,恰好碰到一个天神路过此地,被他感动。当“猪龙精”再次兴风作浪,一团乌云出现在天空中,冰雹飞石倾泻而下,一块巨石从天而降,砸中“猪龙精”,堤坝这才筑成,而“飞来石”也因此闻名。

如今,这块高7、长10的黑色巨石,上面刻满了历代题咏的诗句和名言。没人知道这块石头从何而来,四周一片平坦,就仿佛英国的巨石阵。这块据称从四川峨眉山飞来的“飞来石”神秘地矗立在两条水道之间,一侧是湘江,大自然之杰作;另一侧是灵渠,人类智慧的结晶。

(中国日报高级记者 朱周柯  编辑  裴培)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男女之间不可思议的报复
男男女女可要注意了!千万别小瞧情感关系的处理。有时候对方的报复可能让你招架不住哦! >> 详细

论坛
NBA宝贝热辣舞姿(图)
NBA赛场上拥有最牛的球员,也拥有最值得骄傲的性感宝贝,给球迷们带来轻松愉悦的享受。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