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痴呆的严峻形势

2011-03-22 13:43:33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3月22日报道:徐某最喜欢坐电梯玩儿,上上下下。这位73岁老人是北京一家养老院的老年痴呆症患者。他不喜欢跟大伙儿一起呆在公共娱乐室里。他在耳朵里塞了棉花球,把自己和这个世界隔开。

“他刚来这里的时候,到处大小便,”养老院的护士王英丽叹息道:“谁会想到他以前是个航天工程师呢。”

据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中国有超过600万老年痴呆患者。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刘红尘估计,目前中国有上千万的老年痴呆症患者,而大多数患者缺少制度性的保障和专业的医疗护理。

“在中国社会老龄化的挑战中,最可怕的不是我国庞大的老年人基数,而是如何处理老年痴呆和其他痴呆症的问题。”刘红尘说。

令人心碎的特殊群体

“一天,一个90多岁的老奶奶一醒来就恐惧地说地震了,她必须得逃跑,”39岁的志愿者张大诺说。从2003至今,这位全职志愿者在北京松堂关怀医院共照顾过60到70个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

多年的志愿经验告诉他,和老人对峙事实,立即纠正,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他骗老奶奶说他已经和地震局的人联系过了,刚才确实发生了地震。不过是很小的一次地震,没有惊慌逃跑的必要。听到这话,老奶奶才放松了紧张的神经,感到安全了。

“另一个痴呆老人甚至央求我把他用力往墙里推,他觉得自己可以穿墙而过。”张大诺回忆道。

痴呆老人产生幻觉,并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害怕和怀疑是常有的事情。

“我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们消除紧张感。”张大诺说。

这些故事听起来或许可笑,然而对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人来说,绝大多数的时候是令人悲哀的。

王文洁的奶奶就是在照看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时候去世的。王文洁的姨奶奶在70岁左右开始出现老年痴呆症状。病情发作的时候,她会狂躁地骂人,说一些令家人伤心的话。那时候王文洁还很小。

一天,奶奶独自在家照看姨奶奶。到了饭点儿,为了防止姨奶奶走失,奶奶把她锁在里屋,自己在厨房做饭。

然而当家人回来时,他们发现姨奶奶仍然在里屋大声叫骂,而奶奶躺在屋外的地上,心脏病发作,已经没有了呼吸。

“普通人家根本没有办法照顾好老年痴呆病人,”王文洁说。“最好的办法是寻求专业帮助。”

有限的选择

然而,绝大多数普通养老院并不具备接收痴呆老人的能力。建于2006年的北京英智老年公寓是少数几家接收痴呆老人的民营养老院。

“目前入住在我们老年公寓的40个老人里面,有大约30%是痴呆老人,”院长关晓立说。关院长曾经在瑞典生活工作16年,对瑞典的养老机制很熟悉。

通过用心的细节处理,英智老年公寓将瑞典的护理质量带到了这个老人院。公寓的每间房门上贴的不是房间号码,而是该房间老人自己的照片,方便对数字不敏感的痴呆老人更容易地找到自己的房间。为了避免鲜亮的颜色,例如红色对痴呆老人的刺激,公寓的墙面也统一刷上了一层淡淡的黄,绿和蓝色。而房间内床头的墙面却是深绿色,来提示痴呆老人每次都把头睡在正确的床头的方向,这样他们才不至于因为抬手摸不到呼叫铃而着急。

在入院之初,每位老人都要接受心理和生理的评估测试。有认知障碍的老人,例如老年痴呆患者和摔倒风险高的老人会被定为更高的护理级别,收费也相应更高。

“我们目前的收费在4000元到8000元一个月,”关晓立院长说。

英智老年公寓的绝大多数老人都来自相对富裕的家庭。你能在这里找到清华大学的退休老教授,协和医院的退休大夫,国家重点部门的退休工程师等。

根据北京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北京市退休职工2010年的平均退休金为2032元。北京市职工2009年平均工资为3726元。这意味着,普通老百姓很难承受诸如英智老年公寓等这类高端养老机构。

入院难

在国家强大的财政支持下,公办养老院的收费被严格控制在市场价格以下。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平均收费在1050元到1500元一个月。这些费用包括标准间住宿,附属医院的服务,漂亮的花园,24小时保安和一系列的文娱活动,从学习英文到打沙狐球,从写书法到上网。

“我们只接受符合我们入院条件的老人,”第一福利院的副院长周卡说。“目前我们不接收患有老年痴呆等精神疾病的老人。”她解释道,福利院不具备这样的护理条件,也没有相应的专业护理人员。

其他许多公办的养老院也同样不收痴呆老人。别说痴呆老人,就算是那些符合入院条件的老人,都要排好多年的队才能入院。

“这里绝大多数新入院的老人都是早在2004或2005年就跟我们注册了的,”福利院业务科的尚振坤说。“每天我们都要花很多时间跟家属解释,这么漫长的等待,因为实在是老人太多了。”

据全国老龄委员会工作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底,中国有1.67亿60岁或以上老人,而预计到2015年,这部分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6.7%。

也有接收痴呆老人的公办养老院,例如北京松堂关怀医院,北京第三社会福利院和上海第三社会福利院等。但是有限的床位对于数以百万计的急需看护的痴呆老人来说,这样的等待太过漫长。

民办养老院的加入

“你要么有关系,要么有钱才能进得去公办的养老院,”哈尔滨福寿康乐老年公寓的老板周岳说。

自从2006年从塑料厂下岗以后,周岳买了两套居民公寓,开始招收小区里的老人。目前有大约20位老人住在她共140多平米的老年公寓里,其中三人是痴呆老人。

哈尔滨至少有上百家民营养老院,而公办养老院却只有四家。

“民营养老院承担了中国大部分的养老任务,”上海的张民生说,他的民生养老院建于1999年,是上海最大最早的民营养老院之一。

民政局和公安局的工作人员会定期去正规注册的民营养老院检查,然而非法经营的养老院的质量却很难有保障。

“我们小区里就有一家没有注册的养老院,连痴呆老人抹在墙上的大便都懒得清理,邻居因那熏人的臭味儿拨打110投诉了好多次,”周岳说。“至少我家养老院不臭啊。”

上海的张民生说中国的养老形势和很多发达国家相比,完全颠倒了。

“有钱的,健康的老人在公办的养老院里唱着歌打着麻将,占着这个国家的养老资源,”张民生忿忿地说。“穷的,病的老人却在服务低下的民营养老院里呆着。”

民营养老院的风险

事实上,绝大多数民营养老院也不愿意接受痴呆老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害怕吃官司。

例如,2010年5月,一位老人在上海一家养老院独自进食时,被食物噎住致死。其家人向养老院索赔38万元,法院最终判罚养老院赔付15万元。

然而让张民生和其他民营老板最害怕的是痴呆老人可能对自己做出的那些可怕的事情。

“我曾经遇到过老人要跳楼,”张民生说。“我在那老人的床上装上铁笼子,公安局人员却说我非法拘禁,消防工作人员又说这种做法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我马上拆掉。”

据调查,中国养老院近年来发生的所有重大责任事故都与痴呆老人有关。

目前中国没有专门针对老人在养老院看护下发生事故后责任认定的法律。因此很多民营养老院直接拒收痴呆患者等高危老人,更大程度地降低风险。

因此,痴呆老人只好留在家里或者陷入更糟糕的情况。

“我曾经去过北京一个精神病院,发现那里绝大多数的老人其实都是老年痴呆症患者,然而他们却被人用绳子绑在椅子上,像精神分裂症或者其他精神疾病患者一样被对待,”老年病专家田金洲教授说。

有待改进

田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中心的主任,同时任东直门医院的副院长和主任医师。他拥有英国的顶尖大学的临床神经科学理学博士学位,也完成了神经心理学博士后的研究工作,是我国老年痴呆症领域的专家。

然而他2005年回国的时候,差点连工作都找不到。

“人们看见我时,还笑话说‘看,痴呆专家又来了’,”田教授回忆说,“老年痴呆症在中国被大大地忽视了。”

目前中国65岁以上的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达4.8%,中国每年新增100万的老年痴呆症患者,田教授介绍说。然而在中国的任何一家综合大医院里却找不到一个专门诊治老年痴呆症的科室。很多患者家属带着患者在寻求治疗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

“大部分找到我的痴呆老人都已经是中度或者重度痴呆了。”田教授说。

美国有300多家老年痴呆症中心,为各地老年人提供诊断,治疗,康复和日常护理等综合服务。中国这样的机构目前连一家都没有。

“我国目前连老年痴呆症统一的诊断标准都没有。”田教授补充说。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刘红尘更担心,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第一批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子女们将面临照料四位老龄父母的状况。他认为要解决中国老年痴呆的难题,应该从两方面入手。

“所有综合性大学应该开设认知障碍或者老年痴呆方向的研究生专业,”他说,“每个综合性大医院应该至少有一个房间,里面配备医生,不干别的,专门看老年痴呆症。”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usa/china/2011-03/22/content_12206776.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李理 编辑 吕捷)

 

编辑: 吕捷 标签: 养老院 老年痴呆症 保障 医疗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