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三足鼎立谁得天下? 英大选候选人简介|英国5名游客被倒挂世界最陡过山车上20分钟|毕加索名画又刷记录 拍出上亿美元|
加强对华关系符合英国国家战略利益
2010-04-08 07:10:07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4月8日报道:去年年底,中国处死在华贩毒英国公民阿克毛·沙伊克(Ashmal Shaikh),英国外交及联邦事务部紧急召见前任中国驻英大使傅莹。这标志着中英两国外交关系进入低谷。傅莹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频繁在媒体露面,广受好评。她本人是英超球队阿森纳的忠实球迷,还非常爱看电视才艺节目《未知元素》(The X Factor)。中英关系跌入冰点之时,傅莹在调节两国外交关系工作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英国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昨日宣布英国大选将于今年5月6日进行。中英关系再次成为参选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次大选或许会产生新的执政党,类似于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前,英国政府内部出现的首次权力更迭。由43岁保守党领袖大卫·卡梅隆(David Car)统领的一个新政府已经发出信号,英国对外政策将有大变化。卡梅隆表示,英国要与美国建立坚实,但并非完全顺从的外交关系,同时还要与中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保持紧密往来。如果他能入主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构建起这种外交关系将是对其外交能力的重大考验。

目前由布朗领导的工党政府在对华关系上遇到了些麻烦。除了中国处死英国毒贩一事,几天前,英国环境大臣爱德·米利班德(Ed Milliband)指责中国绑架了根本哈根气候峰会。尽管如此,中英两国远没到剑拔弩张的地步。两周前,爱德·米利班德的兄弟,英国外交大臣大卫·米利班德(David Miliband)造访北京,表示要与中国建立“现代合作伙伴关系”。他此次访华只不过是在重复他一年前发表的《英国与中国:交往的框架》(The UK and China: A Framework for Engagement)一文的核心观点。尽管米利班德的话表明中英间好像有一种相互依存关系,即使出现偶尔的分歧,也依然是朋友,但“现代”一词的内涵着实难以解释。

不论用怎样的字眼形容中英关系,布朗凭借其在世界经济危机中表现出的领导方略都已赢得了中国领导人的尊重,而相比之下,美国财政部在经济危机之时表现得就有些慌乱了。布朗早些时候痴人说梦般地表示,他已率领英国拯救了世界经济,英国国内各界对他的夸大其词并不买单,但在国际上,布朗却凭借实际行动赢得了多方尊重。

对发展中英关系而言,到底哪方面是最重要的呢?两国并不陌生。中国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击败,并丢掉了香港。尽管英国人抢劫了圆明园,但中国并未因此对英国怀恨在心。1950年,英国迅速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从1972年开始向中国派驻大使。两国的相互尊重建立在双方都拥有的文明历史(英国历史稍短)以及双方对外来者的某种相同的谨小慎微之上。

两国间的现代关系则以贸易往来为基础。去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91.5亿美元。英国向中国出口78.8亿美元,从中国进口312.8亿美元,贸易逆差达到234亿美元。但英国在专业服务领域对中国存在11.9亿美元的顺差,英国向中国提供的专业服务总价值为24.71亿美元,中国向英国提供的专业服务价值为12.7亿美元。但这些数字与美国对华贸易2270亿美元的巨大逆差比起来,可谓九牛一毛。对美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意义重大。

但英国是欧盟各国中在华投资最多的国家。截止2009年年底,英国在中国投资总额为163.7亿美元,略高于德国的163亿美元。但即使在英国使馆内部,人们对这些统计数字也存有疑问,毕竟德国在中国的投资项目随处可见,但却很少见到来自英国的项目。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副研究员,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凯利·布朗(Kerry Brown)在其文章中写道,当他在英国驻华使馆工作时,曾试图证实英国在华投资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北京的一名研究员为开展这项调查要价50万元人民币。使馆觉得太过昂贵,便自行组织参观了中国31个省的外贸部门和经济合作监管机构。 他们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发现,当地唯一来自英国的投资是一个英国人在那里开的一家咖啡店。

这一调查表明英国投资对中国起到的作用很有限。但有限的英国投资获得的回报是丰厚的。英国石油公司(BP)是中石油及中石化两家大型央企的主要投资方,英方从投资中获得了巨额利润。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学习地质出身,在访问英国时曾专程参观位于伦敦圣詹姆斯广场的英国石油公司总部,表现了中国政府对中英贸易往来的高度重视,中国政府高级领导人在进行国事活动时很少参观外国企业。

虽然中英贸易尚存不平衡,但英国在很多工业领域都对中国保持着领先地位。英国公司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是中国迫切需要的。另一个足以巩固中英贸易的因素是在英国读书的众多中国留学生。留英中国学生总数目前大约为7.5万人。在牛津大学,中国学生是仅次于美国学生的第二大留学生群体。

有可能出任卡梅隆政府外交大臣的威廉姆·海格(William Hague)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表示,英国需要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他说:“拓宽并维持我们与中国的对话符合英国国家战略利益。我们尤其要加强对华商业、经济、教育和文化交流合作。”不论最终谁领导的政府在大选中胜出,都将会把发展同中国的关系放在重要位置之上。近日,不断有卸任的英国知名政客频繁访问中国,这表明英国对华往来的不断密切,象征着中英关系开始逐渐加强。

英国人深知,中国必将在本世纪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此间的中英关系将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而显得愈加重要。即使英国能恢复其现在经济危机之前的繁荣和增长,也难以跻身世界经济十强。紧随中国之后的印度、巴西、俄罗斯都会凭借其巨大的地缘及人口优势取代英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这就是现实情况。但英国并不想与中国竞争。英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既得利益,包括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享有的利益都依赖于中国持续的经济繁荣。不论政治差异在这个过程中以怎样的形式不时浮现出来,都无法改变这一共生关系。如果卡梅隆下个月真的成为英国首先,那么北京便是他出访行程上紧随华盛顿之后的第二大目的地。(中国日报外籍编辑 安德鲁·穆迪  Andrew Moody 编译  张旺斌  编辑  潘忠明)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最热爱卫生的日本人!
可以没厨房,但不能没浴室——  日本人常常自豪地称自己是最喜爱洗澡的民族。 >> 详细

论坛
世界十大最负盛名的墓地
在世界上最奇特的墓地,住在里面的不仅有死人也有活着的人。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