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三足鼎立谁得天下? 英大选候选人简介|英国5名游客被倒挂世界最陡过山车上20分钟|毕加索名画又刷记录 拍出上亿美元|
姚洋:改革金融体系是治理中国经济失衡的良药
2009-08-28 17:47:55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8月27日评论版头条:中国的金融体系落后的表现在哪里呢?除了低水平的服务质量而外,缺少中小型银行和地方性资本市场是最重要的表现。

在当下的金融危机中,中国的国有大银行似乎一枝独秀,仍然能够保持大量赢利,让国人好好地自豪了一把。殊不知,这样的表现的背后,是国有大银行的垄断以及中小银行的缺失。目前,我国只有18家主要商业银行,11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数量很多,但多数的经营状况极差。相比之下,美国有7500家商业银行、886家存贷协会、400家互助储蓄银行和9900家信用社。

中小银行之所以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经济失衡,首先是因为它们更愿意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中小企业贷款难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问题。我国近年的储蓄率超过50%,而国内投资率只有42%左右,因此每年有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近10%的储蓄没有得到利用。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仍然面临贷款难的问题,不是一个正常现象。

但在大银行主导的情况下,这种状况很难改善。大银行的资金雄厚,追逐大型企业发放大型贷款不仅可以为它们带来稳定的收入,而且可以降低它们的贷款成本。相比之下,中小银行资金少、运作灵活,因此更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因此,大力发展中小银行,国内投资就会增加,储蓄的利用率就会增加。

另外,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强,相同数量的资金,投到中小企业比投到大企业更能增加就业。就业多了,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就会提高,这就将在根本上改变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实现提高国内消费,减少出口的目的。

缺少地方性资本市场是中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大缺陷。我国每一个省的人口和地域都相当于一个中型到大型国家的规模,而资本市场却只有深沪两个股市,上市企业数量只有区区1500多家,即使加上近日开通的二板市场,规模也不会大到哪里去。另外,我国基本上没有企业债券市场,其他形式的融资渠道也很有限。

地方性资本市场缺失的一个后果是非法集资的频繁发生。非法集资扰乱金融市场,坑害百姓;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非法集资背后,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以及老百姓手中的大量闲置资金对实现其价值的渴望。如果政府允许企业合法地发行企业债券,则非法集资就会减少,老百姓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实现资产的增值。

金融市场的作用不仅仅是扮演投资中介的角色,在我国当前的状况下,它也是让普通百姓分享经济高速成长所带来的收益的手段。在我国的GDP分配构成中,劳动者收入的比重在下降,而资本收入的比重在上升。改革金融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收入的比重,而且可以通过鼓励居民投资提高资本收入中居民拥有的比重。

金融已经向外资开放,但却对国内民营资本设置了重重障碍,这是极不合理的。向民营资本开放当然会增加金融体系的风险,但是,因噎废食更不可取。正确的选择是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

1990年代曾经有过一段地方性资本市场大发展的时期,但相应的法律和监管体系却没有建立起来,一些地方因此出现了问题。起初,政府采取鸵鸟态度,假装没有看见,等到情况严重起来,就采取一刀切的办法,把所有的地方性资本市场取缔了。

要解决目前的经济失衡状态,中国经济必须做出重大的结构性调整。希望政府不要重复1990年代的错误,错失完善金融体系的机会。(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姚洋    编辑  裴培)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最热爱卫生的日本人!
可以没厨房,但不能没浴室——  日本人常常自豪地称自己是最喜爱洗澡的民族。 >> 详细

论坛
世界十大最负盛名的墓地
在世界上最奇特的墓地,住在里面的不仅有死人也有活着的人。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