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三足鼎立谁得天下? 英大选候选人简介|英国5名游客被倒挂世界最陡过山车上20分钟|毕加索名画又刷记录 拍出上亿美元|
考古发现:华夏文明起源于多区域文化中心的发展
2009-08-21 09:03:15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821报道:长久以来黄河中部一直被认为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但是新近来自中国僻陬之地的一系列考古发现正迫使科学家们重新思考远古华夏文明的起源问题。

有的科学家甚至对传说中的夏朝(约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600年)的存在产生怀疑。今天发表的《科学》杂志对这些考古进展以及其中国华夏文明起源多元性做了多方位的报道。

华夏文明的起源在中国学术界内一直就是个复杂的、争论不休的话题。中国一直宣称拥有五千年文明,但是至今得到广泛承认的、有历史记载的文明只能追溯到商代(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100年)。这主要得益于甲骨文的发现。通过甲骨文上的叙述,考古学家们已经能够勾绘出商代的社会概貌。

但是,这离中国五千年文明还有大概1000年的空缺亟待考古学家们去证实,去考证商代以前华夏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当兴旺的建筑业持续改变着这个国家自然面貌的时候,它也在无意中揭开了众多关于中国历史的重大线索,拨开了古代的贸易通道以及丧失已久的文明面纱。一个新的、更为复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随着浮现出来。

最近的考古发现显示在黄河流域殷墟文化形成的大概同一时期,也就是四到五千年前,在中国其他几大流域的河谷地区也有不同先进文化形成。

2007年长江流域下游发现的距今4300年的古城就对华夏文明的起源提出了一个挑战。这个古城被认为是新石器时期(距今4000到5300年之间)良渚文化的一部分。

考古学家们猜测这个古城可能是良渚王国的首都。如果这个推断成立,也就是说,良渚文化不仅仅只是史前文化,历史上它已经成立王国,那它就将成为中国的一个朝代,并且早于夏代。夏是当前对中国最早朝代的界定,大概出现于4000年前。

“在这些令人惊奇的发现之前,我们主要的考古精力都放在中原地区,”《科学》杂志援引位于北京的社科院考古所所长王巍说。

从2004年期,王所带领的考古所开始协调开展一个多学科项目,试图通过新的考古手段和技术对近25年来的考古发现重新分析、鉴定,勾勒出史前一千年即公元前4500年到公元前3500年华夏文明发展史。

与他们的先辈不同,这一新生代的中国研究人员不愿意全盘接受古籍中的描写。在他们希冀精确追溯中国历史的尝试中,他们所倚重的是实物数据以及更为西式的方法。

“以前我们大多数人都接受黄河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但是,随着我们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还有其他文化区域,多如繁星,”王所长说。“现在已经很清楚了,多区域文化的发展和扩张促成了华夏文明的最终形成。”

通过全中国的考古研究人员的努力参与和与外国科学家的合作,王所长希望呈现一副更加细致的、有数据支撑的华夏文明远古全貌,同时把中国的考古水平推向国际前列。

这一整套《科学》新闻的作者Andrew Lawler说,近来在中国各地令人兴奋的发现,加上中国快速的发展,使得探索有关中华文明的起源、考察受到威胁考古遗址的情况以及中国考古学家技术增长等方面问题,适逢其时。

Lawler在这组报道中还提到了金沙遗址的意外发现以及此后对其的发掘。这是一个靠近四川成都市区的古代遗址,距离传统上的位于黄河中流的华夏文明起源中心大约有600英里(1000公里)之遥。这里长期以来被人们认为是文明的蛮荒之地;直到最近,研究人员才探查到了四川真正的、令人惊异的、古老且丰富的文明历史。它比人们曾经认为的要早几千年。现在,多亏了一群富有见识的考古学家以及当地市政府中的支持,金沙已经成为一个博物馆,从而保护了该遗址不受盗墓者的破坏。附近的土地也被保留了下来,以备未来考古挖掘之用。

Lawler的另外一篇文章还介绍了最早的丝绸之路,讲述人们通过这条通道将诸如青铜这样的贵重物品从西方带进中国,并可能通过这条通道将古代中国的主要谷物小米传到了西方。这些近来的发现使得中国的研究人员承认,他们的古老文明受到了相当大的外来影响。在中国大体上与外界隔绝的时候,承认华夏文明受到西方影响是禁忌。(中国日报记者   林淑娟    编辑    裴培)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最热爱卫生的日本人!
可以没厨房,但不能没浴室——  日本人常常自豪地称自己是最喜爱洗澡的民族。 >> 详细

论坛
世界十大最负盛名的墓地
在世界上最奇特的墓地,住在里面的不仅有死人也有活着的人。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