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三足鼎立谁得天下? 英大选候选人简介|英国5名游客被倒挂世界最陡过山车上20分钟|毕加索名画又刷记录 拍出上亿美元|
专家:中国加大利用新能源 致力低碳经济
2009-08-20 08:29:26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8月20日评论版头条:我最近造访甘肃省敦煌市。这座城市因为古老的石窟而闻名于世。在去敦煌的路上,我却被路边的风力发电场深深震撼。我想那肯定是世界上最大风力发电场。数量惊人的现代化风力发电机整齐地排列在高速公路两旁,绵延数英里,在西北壮美的自然背景中,构成一幅让人难忘的美丽画卷。

当地官员话证实了我的想法,我们看到的风力发电场的确是世界上最大的。这座发电场坐落于玉门市。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大油田就诞生在那座城市。玉门的风力发电场目前装机容量为42万千瓦时,今年年底将扩充至100万千瓦时,电场装机容量最终将扩充至1000万千瓦时。

我们看到的这座风力发电场仅仅是中国发展风力发电事业的一个侧面。目前,华北地区共有6座与玉门风力发电场规模相似的风力发电集群正处于建设之中。此外,浙江省沿海地区也将建起一座风力发电场。电场建成后将填补中国东南沿海风力发电的空白。这些在建的风力电场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时。风力发电场必须具备相当规模的装机容量,才能够从根本上满足风力发电并入全国电网的要求,从而保证这一行业整体的平稳运营。风力发电目前已经成为全国电力供给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能发电仅仅是中国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一个方面。中国目前在利用洁净煤炭发电,开发核能发电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还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

中国政府已经计划在2020年前投资3万亿人民币(约合4500亿美元)开发新能源。而奥巴马政府只是口头承诺在未来十年内投入1500亿美元,用于新能源开发,并将其作为刺激美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相比之下,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政府在发展新能源方面的决心。到2020年,预计新能源将占中国电力供给中17%的份额,大约相当于2.9亿千瓦时电能,其中8600万千瓦时来自核能,1.5亿千瓦时来自风能,2000万千瓦时来自太阳能,3000万千瓦时来自生物能源。以此来看,中国在未来十年内必将成为利用新能源的领军者。

新能源产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个同样重要组成成分是交通运输业。开始于2006年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铁路交通已经被设计为中国交通运输的主要模式。国家在这五年内将共计向铁路建设投资1.25万亿人民币。到2020年,全国铁路通车总里程将达12万公里,其中1.6万公里为高速客运铁路专线,列车运行时速超过200公里。国际经济衰退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铁路建设首当其冲。未来三年内,政府将投入3.5万亿人民币用于铁路系统建设和完善,是过去三年内投资总额的六倍。这样投资力度对其他国家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尽管最新的数据尚未公布,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国向低排放交通模式转变的速度在未来今年内将显著提升。

即使在常规汽车制造领域,中国依然在开发混合动力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深圳的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公司就是开发混合动力技术的佼佼者,就连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都购买了该公司大量股票。中国市场上大多数品牌的汽车目前依然遵从“首推燃油,电池作为补充”的动力设计理念,但比亚迪公司推出的混合动力车却先行一步。比亚迪混合动力车主要依靠充电电池作为动力来源,燃油动力作为补充。此外,其他的混合动力车大都采用锂电池,这种电池在撞击情况下容易发生爆炸。而比亚迪公司率先研发了一种铁电池,不仅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能,而且使生产电池的成本大幅降低。毫无疑问,当诸如汽车充电站等辅助设施完善之后,比亚迪公司必将迅速实现产品转型,转向生产清洁能源汽车。这种转型对许多其他汽车生产商而言可能是痛苦而漫长的,但对比亚迪公司这样有远见的公司而言却是水到渠成。与那些发达工业国家不同,中国的汽车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整体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我与沃伦·巴菲特看法相似,以电力汽车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在中国发展潜力巨大,值得期待。

低碳经济中另一个流行语是碳捕获和碳存储技术。西方国家已经开发了这一成本昂贵的技术,连他们自己都无力负担应用这一先进技术。因此,这些国家非常积极地向中国推广这一技术。其实,世界上最有效的碳捕获和碳存储技术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自2000年以来,中国世界上唯一一个保证森林覆盖率连续提高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森林覆盖率预计将从2000年的16.6%提升到2010年的20%。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都是一项难能可贵的伟大成就。不仅如此,中国每年将3000平方公里的沙漠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土地转变为良田,这片土地的面积比卢森堡国土的面积还大。不论是植树造林,还是治理沙化及水土流失,都以最高效的自然方式为中国捕获和储存碳提供了广阔空间。

严格地说,尽管,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但中国人均碳排放量在世界上属于较低水平,还不及美国人均碳排放量的五分之一。就中国来看,水污染的威胁更加显著和直接,因此治理水污染成为中国政府环保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并不受制于任何减排目标。但中国政府在其制定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专门拨出5000亿人民币用以治理空气污染。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以每年年均1.5%的速度递减。自2007年起,中国已经禁止生产及进口氯氟化碳(CFCs),这是一种比二氧化碳更加有害的温室气体。而《蒙特利尔协议书》(Montreal Protocol)为发展中国家规定的禁用及禁生氯氟化碳的最后期限为2010年。

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领域付出了诸多艰辛的努力,而且仍将在这一方向上为许多国家做出表率。因此,中国有理由在年底召开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会议(Copenhagen Summit)上争取发达国家为人类的共同福祉承担更大的责任。 作者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刘乃强   编辑    裴培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最热爱卫生的日本人!
可以没厨房,但不能没浴室——  日本人常常自豪地称自己是最喜爱洗澡的民族。 >> 详细

论坛
世界十大最负盛名的墓地
在世界上最奇特的墓地,住在里面的不仅有死人也有活着的人。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