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三足鼎立谁得天下? 英大选候选人简介|英国5名游客被倒挂世界最陡过山车上20分钟|毕加索名画又刷记录 拍出上亿美元|
落后酒场文化误国误民
2009-07-30 23:34:10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731评论版文章:来中国的西方人初次参加宴会便会对两个汉语词汇记忆犹新,一个是“干杯”,另一个是“白酒”。初次领教之后,在餐桌上再听到这两个词肯定会让他们心惊胆颤,五脏具焚。对于那些初来乍到的老外来说,席间善意的干杯仿佛不会给身体带来什么损害。但我的同事说,餐桌酒文化已经成为阻碍很多外国人融入中国社会的一大障碍。

白酒初入口时感觉绵辣香甜,但随后就好像打翻了五味瓶。那些硬撑在酒桌旁的人,面红耳赤,目光呆滞,头重脚轻,思维混乱,走路都不知道该先迈哪条腿,但他们依然要不停地发表各种演讲,口齿不清,言不达意,有时让听众感觉莫名其妙,好在酒过三巡之后,听众们也都无暇顾及太多了。

我最近在北京一家酒吧喝啤酒时,邻桌人关于喝酒的谈话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我对中国的餐桌酒文化即好奇又敬畏。他们说,酒逢知己千杯少,饮酒不在独酌,而重分享。但我在琢磨,他们分享的到底是什么,有白酒本身,当然也有让人脑残的酒桌情谊。

白酒这种高粱发酵饮料在中国社会的各种庆典及宴请场合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有的白酒酒精度数高达40度到60度,喝起来绝非如饮甘露,更像是在喝柴油。喝多了的话,直接开车自己回家,其他交通工具都变得一文不值。背后的痛苦和挑战让喝酒成为值得褒奖的自我牺牲行为,也为喝酒增加了表示忠诚和尊敬的砝码。

我和朋友有一次去赴宴,一进房间便发现宴会搞得非常隆重,主人已经喝得面红耳赤,他显然觉得当晚有充足的理由一醉方休。我们根本没有注意到,为我们准备的白酒已经斟满酒杯,呈献到面前。好客的主人晃晃悠悠地站起来向我们祝酒。我们也礼貌地回应,并将杯里的酒一饮而尽。凉爽的白酒带给我的却是一震滚烫的灼热,从口腔到胃部,那股热流没有放过它经过的任何一寸粘膜。胃部之后,它还会流到哪里,我想都不敢想。我觉得那些表演吞火绝技的人也不敢贸然干杯。吞火表演最多使口舌受苦,绝不会如此连累五脏六腑,让人有苦难言。

为了应酬主人的盛情,我们咬紧牙关挺了过来。宴会现场气氛热烈,主人兴致颇高,挨桌敬酒。酒精的麻醉让我首先想到白酒会给身体带来怎样的伤害。30多年前,中美建交时,美国外交官亨利·基辛格曾对邓小平说,如果他们喝上足够的白酒,那么就能解决世界上存在的问题。这两位著名政治家后来显然没有喝太多。白酒的魔力正在于此,只要喝下足够的白酒,饮酒者便会有一种无所不能的幻觉。

中国的许多家庭都遭受着白酒带来的危害。今年有数则报道称官员在官方宴会上饮酒过量致死。这对他们的家人、朋友和同事而言无疑是一场悲剧,同时也折射出餐桌酒文化本身的弊病。北京大学李成延教授(音译)表示,喝酒已经成为政府官员维持人际关系的必要手段。如果他们不把客人灌醉,就会觉得很没面子。宴席上的最佳状态就是烂醉如泥,长久以来,这已经成为一条潜规则。商人们不喝酒根本谈不成生意。

当然,人们经过长期实践也总结出数条酒桌窍门,有效减少酒精摄入量,但又不易被人发现。你可以贿赂酒店服务员,把端给你的白酒换成白水,而你的酒桌知己们却依然频频喝下“火箭燃料”般的饮料;你也可以在喝酒时,找好时机,以极快的动作把酒倒在桌椅底下,或者干脆准备好吸水性极好的手帕,在佯装擦嘴时把没有咽下的白酒吐在手帕上。有些官员甚至专门雇佣“海量”秘书,在酒场上替自己冲锋陷阵。

中国政府每年花在公务餐饮招待上的费用高达5000亿人民币(约合730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一的钱用来买酒。这些钱可以资助多少家具有肝移植设备的医院?只有当社会改变饮酒观念,其危害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这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不能只靠学者的研究和支持。但这项工程任重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今年2月有报道称一名地方官员晚上在卡拉OK歌厅饮酒过量导致脑溢血身亡,同行官员在其死后褒奖他死得“光荣”。这起事件发生在湖南某地(Xinzhou district)。当地政府自2005年起就明确禁止公务员午餐饮酒。我猜想,午饭不许喝酒,他们晚饭时酒瘾更加强烈。推杯换盏之间撒手人寰,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国日报评论员 Mark Hughes  编辑  裴培  张峰)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最热爱卫生的日本人!
可以没厨房,但不能没浴室——  日本人常常自豪地称自己是最喜爱洗澡的民族。 >> 详细

论坛
世界十大最负盛名的墓地
在世界上最奇特的墓地,住在里面的不仅有死人也有活着的人。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