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三足鼎立谁得天下? 英大选候选人简介|英国5名游客被倒挂世界最陡过山车上20分钟|毕加索名画又刷记录 拍出上亿美元|
企业并购中的工人利益必须得到充分尊重
2009-07-30 14:25:19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7月30日社论:周五,吉林省通化钢铁公司工人罢工示威,收购通钢的建龙集团总经理陈国军遭到工人群殴后伤重死亡。引起这场骚动的主要原因是,通钢的工人大多持有本公司股份,他们担心尽管6月份通化钢铁实现盈利4270万元(约合620万美金),但如果公司被建龙集团收购,他们将陷入下岗或减薪的窘境。

据报道称,陈挑衅性的言语激怒了早已愤怒异常的工人。警察表示,当时陈威胁前来闹事的工人说要让约通钢厂中的3万员工中的2万5千人下岗。陈国军的死是个悲剧。他只有40多岁,在事故发生的2天前才被任命为总经理。那些在这场灾难中违法闹事的人们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

私企并购国企的浪潮一直在阵阵反对声中向前推进着。陈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但他并没有意识到工人们已经异常愤怒。有报道称,他并不清楚当时的局势。

在国企的并购阶段,经理们总是将重组、精简、提高工作效率挂在嘴边。他们仿佛被利润冲昏了头脑,完全没有意识到员工的失业和减薪是决定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在一些情况下,受贿的官员和贪婪的私企老板联合起来,以超低价变卖国有资产。

政府一直努力精简钢铁行业,鼓励行业内部合并,从而组建一些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但是,企业合并一般都会伴随着工人下岗,薪水下降等现象。由于我国的社保系统还不完善,人们应更加关注这类人群的权益。

吉林省国资委副主任王喜东在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项收购计划旨在进一步深化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但由于该事件的发生,目前此项目已被搁置。许多工人对这项收购计划都感到非常不安,散播关于建龙集团要全盘改革通钢的谣言。

王喜东的声明折射了领导层和普通官员对此收购项目的看法是全然不同的。如果该项目真的是前途光明,那么通钢的工人又何须如此愤怒呢?目前我们对并购合同的细节并不清楚,该事件还是疑团重重。

王表示,通钢的重组计划是完全符合政府政策的,并赢得了大多数股东的认可。这份计划根本没有提到下岗和减薪,每位员工都会从中受益。

吉林省政府安排的特别工作小组多次召开会议与通化钢铁公司的工人沟通,希望能顺利的完成并购。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通钢的工人还会认为这份计划会毁掉他们的将来。如果有美好的未来在向他们挥手,他们又怎会走上谋杀这条路呢?目前,了解参会人员身份,是否有工人代表出席会议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也应弄清公司领导在签署并购协议之前,是否征求了工人们的意见。

在转型时期,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矛盾是很常见的。为了避免此类矛盾的产生,我们应该在特权阶级中宣扬一种“和平共存”的文化,使他们更加关注非特权阶级的利益。国企的并购并不单纯的是经济行为,更是个社会事件。(中国日报评论员 姚英  翻译 王薇  编辑 裴培 张峰)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最热爱卫生的日本人!
可以没厨房,但不能没浴室——  日本人常常自豪地称自己是最喜爱洗澡的民族。 >> 详细

论坛
世界十大最负盛名的墓地
在世界上最奇特的墓地,住在里面的不仅有死人也有活着的人。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