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三足鼎立谁得天下? 英大选候选人简介|英国5名游客被倒挂世界最陡过山车上20分钟|毕加索名画又刷记录 拍出上亿美元|
中国经济增长超预期 但复兴之路依旧崎岖
2009-07-17 22:44:20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7月17日社论:中国经济在第二季度强劲增长,体现了中国整体经济形势的回暖势头。政府出台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成绩斐然。

面对百年不遇的全球性经济衰退,中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果断制定并实施了一揽子得当的经济刺激政策,取得了良好成效。然而,国内持续的经济复苏现象是否意味着中国真正摆脱了经济衰退的影响呢?世界经济目前还远没有表现出确切的复兴趋势,这对以出口拉动经济发展的中国而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已经从一季度十年来的最低值6.1%猛增到二季度的7.9%。这为实现今年年初制定的“保八”经济增长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绝大多数国家尚未摆脱经济颓势的情况下,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强劲反弹对世界经济而言无异于一针强心剂。此前,中国经济因为出口下滑暂时走低,但在较短时间内就恢复了增长势头。可见,中国经济增长对拉动和刺激世界经济复苏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今年上半年,国内消费和投资分别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3.86.2个百分点。但净出口总额的负增长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拉下2.9个百分点。如果中国继续减少对出口的依赖,转而由内需拉动的经济增长,那么要克服全球经济失调带来的负面影响还需假以时日。造成此次经济危机的潜在原因之一即为全球性经济失调,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探索和努力。

尽管目前中国经济反弹势头迅猛,但并不能说中国经济已经彻底恢复。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能够成为第一个摆脱全球性衰退的国家,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巨额财政刺激计划带来的消费增长功不可没。

然而,为了维持这种增长,中国政府必须将其应对危机的政策效能发挥到极致。惟其如此,当前的经济复苏态势和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消费结构转型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和加强。     

如何避免通货膨胀成为考验中国政府的另一挑战。尽管居民消费指数一直以来呈现负增长,但居高不下的贷款增长使通胀的阴霾时刻笼罩着这个国家。

中国政府在这次危机中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化时代加强国家抵御国际性经济危机能力的重要性。这次危机很可能促使中国寻求一种更加平衡的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和发展观念的现代化才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向稳定和谐的根本。(中国日报记者 朱启文 编译 李洋  编辑 裴培 张峰)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最热爱卫生的日本人!
可以没厨房,但不能没浴室——  日本人常常自豪地称自己是最喜爱洗澡的民族。 >> 详细

论坛
世界十大最负盛名的墓地
在世界上最奇特的墓地,住在里面的不仅有死人也有活着的人。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