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三足鼎立谁得天下? 英大选候选人简介|英国5名游客被倒挂世界最陡过山车上20分钟|毕加索名画又刷记录 拍出上亿美元|
特稿:普洱人的普洱茶
2009-07-03 09:39:13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特稿:普洱人的普洱茶

 

哈罗德百货商场的茶叶专柜,50年“红印”茶饼标价一万五千英镑(Barbara Dufrene摄)

英文《中国日报》7月3日特稿:法国茶叶顾问Barbara Dufrene对她在伦敦著名的哈罗德百货商场的茶叶专柜中所见到的一幕感到十分震惊。一饼产自云南封藏了50年的“红印”茶饼竟然标价一万五千英镑(合24,900美元)。

当她把这个茶饼的照片展示给朋友看的时候,朋友们也都大吃一惊。“是不是价格标错了?”她很疑惑,“或许是一千五百英镑?即使那样也太贵了。”她的朋友们也一致认为是价格标错了,甚至怀疑这个茶饼是否能喝,毕竟放了50年!

北京和平茶庄老板,身为饮茶爱好者的陈柯对此并不觉得奇怪。据他说,哈罗德商场里那让众人称奇的高价茶在中国市场估价也在11万至12万元之间(合16,000美元-17,500美元)。他披露,2007年经过市场监管,新普洱茶价格下降,但是陈年普洱茶价仍持续走高。

陈先生认为:“这饼‘红印’圈中公认产自20世纪50年代。如果此饼是用质量上乘的茶叶制成,并保存完好,那么这个价格应该说是正常的。”

对于如此高昂的价格,他解释说市场上这样的茶已经不多了。“这个茶并不是针对所有顾客的。”

普洱茶是云南的大叶种乔木型茶,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主要产自临沧、思茅和西双版纳。为了便于运输,普洱茶通常被制成饼、砖或是砣状。

许多人发现普洱茶陈化之后,无论从口感、香味还是益于健康方面都更胜一筹。人们相信老普洱茶在减肥、降血脂、降血糖方面具有显著功效。

普洱市副市长盛军在北京最近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政府部门经过两年来对普洱茶健康益处的研究发现,长期饮用普洱茶能够使血糖降低42%,而通常被用来控制糖尿病的西药罗格列酮仅达到36.5%。

20世纪90年代普洱茶在香港和台湾开始流行,那里的人们对普洱茶益于健康的效果深信不疑。随着评论家在媒体上称赞陈年普洱茶的口感和味道,人们开始收集茶叶,哄抬价格。

“香港和台湾的市场实在太小了,所以囤积茶叶的茶商转向了大陆,” 陈柯说。

这些商人雇佣了专业的操盘手,在全国收集陈茶,同时收购新茶,然后把老茶放到拍卖行,找人高价买下。

不久之后,在外界看来,陈茶很值钱,同时市场上新茶也不多。由此,普洱茶价格自2001至2006年稳步上升。

最好的例子就是1988年生产的“青饼”7542。此茶仅在2001年一年内价格就从200港币(合25美元)跃升至1,000港币。到2007年,价格已超过10,000港币。据陈先生讲,这块普洱“青饼”的价格如今已经达到15,000港币到20,000港币。

更糟糕的是,投机商们用人工熟制的新普洱茶冒充陈茶来卖,甚至把非云南产茶冒充普洱茶出售。

陈先生仍记得,2007年普洱茶价比往年翻了一翻。“买家实在接受不了了。同时人们也注意到了质量问题。买家决定不再进货。囤货的商人因此手头存了大量的茶卖不出去。”

结果是,云南茶农不再加工普洱茶,相反把茶叶都加工成了红茶和绿茶。2008年全省生产普洱茶52,800吨,产量比前一年下降了46.7%。

勐库戎氏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戎玉兰表示,虽然茶叶行情已经触底,但是消费者们现阶段步入了一个更健康的普洱茶市场。

戎董事长认为:“那几年茶价上涨太不正常了。茶叶应该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收藏的。”

她说到,由于2007年茶价被大肆炒作,很多茶商和收藏者退出了市场。好的一面是,市场中出现了更多认真经营的厂家,茶叶品质比以前要好。

陈柯认为,虽然现在普洱茶市场不温不火,但是将来肯定会回暖。“普洱茶产量高,所以价钱可以很合算。产自高山古树的普洱——三十年以上的——口感醇厚,香气浓郁。另外这个茶促进消化效果确实好。”

另外,陈先生还说,顾客应该学会辨别和认同高品质古树茶的价值,而茶农和茶厂应该针对高、低端市场都生产质量好的茶叶。

“等到人人都买得到高质低价的普洱茶,而市场里也不再有假冒茶的时候,普洱茶就会再次火起来。” (中国日报记者   叶军    编辑    裴培)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最热爱卫生的日本人!
可以没厨房,但不能没浴室——  日本人常常自豪地称自己是最喜爱洗澡的民族。 >> 详细

论坛
世界十大最负盛名的墓地
在世界上最奇特的墓地,住在里面的不仅有死人也有活着的人。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