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三足鼎立谁得天下? 英大选候选人简介|英国5名游客被倒挂世界最陡过山车上20分钟|毕加索名画又刷记录 拍出上亿美元|
国际社会高度评价汶川地震救灾重建工作
2009-05-12 15:19:41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曾赴地震灾区参与救援的古巴医疗队队员尼利奥说,尽管发生了如此严重的地震,但中国人民在救灾中表现出极强的纪律性。“地震伤员被按照伤情的轻重,送往不同的医院。社会秩序井然有序,各种物资供应正常,全体人民都对战胜灾害充满信心”。

从5月4日开始,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最受欢迎的新闻杂志类节目《时事纵观》向全美推出了“成都日记”栏目,通过广播、图片和网络博客的综合传媒手段从四川地震灾区发回第一手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图片向广大美国听众和网民栩栩如生地呈现灾区重建现状和灾民感情世界。

节目主持人梅丽莎·布洛克近日在成都通过电话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前不久刚刚播放的“成都日记”第10至12期,通过微观视角,关注了普通灾民生活的改变。

她说,一年后的地震灾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灾区房屋重建。去年离开成都时,不少灾民还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如今很多人已经搬进新房;一些在地震中丧子的母亲们也已经诞下或正在期待新生儿的到来,这给这片遭遇惨重灾难的土地带来了希望的喜悦。

在博客中,布洛克写到,一年后的灾区,“到处都出现了新生和重建的迹象”,四川恢复正常生活的速度令她震撼。

韩国联合通讯社近日播发特稿,通过该社记者的灾区之行,报道了战胜悲痛重新站立起来的灾区人民和灾区的重建工作。

报道说,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如今的四川正在恢复重建,“尽管这场惨剧的噩梦没有彻底消除,但人们都已埋藏过去的伤痛,为新的未来做准备”。

新加坡媒体连日来也大篇幅报道灾区的重建情况。报道说,灾区重建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灾区人民正逐步渡过难关,重建美好家园。

新加坡最大的中文报刊《联合早报》报道说,5月12日是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日子。去年的这一天,突如其来的天灾夺走了数万条人命,无数家庭经历了生离死别;但地震也激发了全体中国人的同胞情感和人文关怀。中国政府的救灾表现,一方面展现了能力与魄力,另一方面也具体地说明了什么是“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

编辑:段若兰 来源:新华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最热爱卫生的日本人!
可以没厨房,但不能没浴室——  日本人常常自豪地称自己是最喜爱洗澡的民族。 >> 详细

论坛
世界十大最负盛名的墓地
在世界上最奇特的墓地,住在里面的不仅有死人也有活着的人。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