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福州 > 福州要闻
![]() |
两千多位人物在榕留下石刻 现存摩崖石刻1016段 2011-03-18 10:17
鼓山石刻数量居福州之首 鼓山声名显赫,缘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摩崖石刻正是其历史文化底蕴的生动体现。自宋以来,名人笔迹荟萃于此,著名题刻有蔡襄、李纲、朱熹、赵汝愚等人手书真迹,共计549段。 据了解,鼓山上的摩崖石刻主要分布在灵源洞、石门、达摩十八景、绝顶峰、白云洞等处。尤以灵源洞最为集中,有宋以来的真、行、草、隶、篆书体的题刻100多段,被誉为“东南碑林”。 鼓山现存题刻最早的是灵源洞东壁宋庆历六年(1046年)蔡襄等人的题名,其文“邵去华、苏才翁、郭世济、蔡君谟庆历丙戌孟秋八日游灵源洞”,共二十四字。 另外值得称道的,还有刻在灵源洞蹴鳌桥下深涧岩壁上的正楷“寿”字,字高4.15米,宽3.05米,是我省最大的古代摩崖石刻之一。据传福州地区刻有福、寿、康、宁四个大字,“福”字在乌石山,“寿”字在鼓山,“康”字在长乐,“宁”字在福清,其中以“寿”字最大,也最出名。 “福寿双全” 乌山占一 在乌山,许多著名的官吏和文人都留有诗文和题记,如程师孟、陈襄、湛俞、赵汝愚、朱熹、梁克家等。山上200多处摩崖石刻,上起唐宋,下迄明清,以邻霄台、天峰台、道山亭等处尤为密集。 说起乌山的摩崖石刻,首推唐大历七年(772年)著名书法家李阳冰篆书《般若台铭》,全文24个篆字:般若台,大唐大历七年,著作郎兼监察御史李贡造,李阳冰书。此为闽中最早的摩崖石刻。 乌山顶上,还有朱熹的“福”字摩崖石刻,称为“福字坪”,这个大大的“福”字,与鼓山的“寿”字石刻遥相呼应,寓意“福寿双全”。 |
|
|||
客服电话:010-84883300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