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福州 > 福州要闻
![]() |
闽清打造宜居宜业山水之城 确定城镇发展新格局 2010-09-27 09:54
记者昨日获悉,闽清县委、县政府将实施“大城关”“大交通”战略,将具有千年历史的县城建设成福州西北部滨江滨溪宜居宜业的山水之城。 打造福州西部 宜居宜业山水之城 目前,闽清县城市总体规划已经通过市政府批准。记者了解到,闽清县城定位为闽清县域中心、闽江下游以发展生态型产业为主的山水城市,规划范围为东起祥溪口(石湖村),西至水口电站,南至台鼎村,北至安仁溪口,规划区面积约35.26 平方公里。 闽清县域城镇体系形成“一中心、一圆环、四辐射”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一中心”由梅城、梅溪及云龙三个组团共同构成,重点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一圆环”是指包括白樟、金沙、白中、坂东(三溪)在内的城镇集聚区,也是闽清第二产业重要的集中区。“四辐射”是指四条城镇发展轴:县道124发展轴,包括雄江(桔林);县道123发展轴,包括东桥、下祝;县道125发展轴,包括池园、上莲;县道127发展轴,包括塔庄、省璜。在“四辐射”发展轴基础上,重点扶持东桥、池园2个经济增长点。 据闽清建设局工作人员介绍,闽清县城是福州市域卫星城市,包括梅城、梅溪、云龙3个组团。近期规划从梅城组团跨越梅溪向北发展,延伸梅城中心区以缓解压力;梅溪组团充分利用闽清一中新校址建成的契机,带动周边用地的建设;云龙组团以工业园区为主要发展基础。远期梅城组团考虑向西部扩展,云龙组团可以沿昙溪两侧向外扩展。 闽清将在闽江、梅溪打造两条城市景观走廊。规划在梅溪组团设置具有游憩观景功能的城市广场,并点缀若干小品、雕塑,结合防洪堤设置绿化带;梅溪城区河段呈现优美的“几”字型,在规划中结合防洪堤设置绿化带,并且着重延伸现状的溪滨公园。 大手笔实施“大城关”战略 记者了解到,闽清县委、县政府正实施“大城关”战略,打造新城市。闽清县目前最大的开发项目“天行新区”建设正在进行。“天行新区”规划用地面积15万平方米,将建成集居住、购物和休闲为一体的城市中心高尚住宅区。据悉,祥云安置楼2号楼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天行新区一期恒晟晶都项目正抓紧建设。 作为城关两条重要通道,南山路和梅溪路已经开始改造。新南山路将在10月中旬通车,新梅溪路将在明年春节前通车。 另外,作为构建“大城关”战略的重要一环,闽清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都提上了日程。据闽清县政府工作人员介绍,闽清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选址白樟镇云渡村,设计日处理垃圾量180吨;污水处理厂项目选址梅城镇城关村台山路,日处理污水1万立方米。目前两项工程都在加紧实施,年底可建成运行。总投资达4700万元的城区防洪堤排涝二期工程也已经开始,工程总长1.15公里,堤防标准可抵御闽江50年一遇洪水。 与“大城关”战略相呼应,闽清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大交通”战略。据县交通局局长池建开介绍,未来闽清大交通将构建“一纵一横、两高两铁、六辐射”交通网。“一纵一横”就是以316国道、202省道为横纵交通网;“两高两铁”就是以福银高速路、京台高速路为高速公路网,以京福高速铁路、外福铁路为铁路网;“六辐射”就是以121、123、125等6条县道为主要路网,辐射到各个乡镇。 来源:福州新闻网 编辑:唐智 |
|
|||
客服电话:010-84883300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