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亚太|北美·欧洲|中东·中亚|非洲·拉美|中外关系|国际组织|时政专题|
  精彩推荐 美国赌城酒店设计像凹面镜烧伤客人|美巡天望远镜首次发现风险小行星|英国摄影师非洲邂逅粉色河马|
从天津到坎昆 气候谈判路向何方
2010-09-29 18:58:44      来源:腾讯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为帮助环境记者了解当前气候变化谈判的进展、中国的节能减排等应对行动,中外对话、绿色和平和GCCA(Global Campaign for Climate Action,全球气候活动)于9月27日共同举办了“气候变化天津会议媒体工作坊”。工作坊邀请绿色和平气候变化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世界自然基金会气候与能源项目官员昂莉、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姜克隽主任,以及熟悉气候变化谈判报道的中外资深记者交流分享。以下是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雁的分享内容:

天津会议是坎昆大会的一次重要准备

我是绿色和平的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雁。我讲一下天津会议具体是什么样的会议,会程是怎样的,给大家有一个比较清楚的印象。天津会议实际上是谈判过程中一个序列中的一点,天津是为坎昆会议做准备的。

首先天津这个会议的名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整个大的谈判所在的会议中的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的12次会议,同时也是《京都议定书》附件1国家进一步承诺特设工作组第14次会议。在谈判里面,前面那个叫做LCA,后面的《京都议定书》是KP。LCA和KP是两轨同时进行的会议。

天津会议是哥本哈根会议后的第四次会议,是每年年底中间的一些小会,是程序性的,不会有正式的法律效力或者是决议出来,而是中间的谈判准备性的会议。而且这次本身在级别上不是部长级的会议,而是各国的谈判官员。

参会人一般按照哥本哈根会议来说是194个国家,像这种会议的规模应该在2000人以内,就是各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剩下的是观察员,到时候我们会是黄牌的观察员,包括有NGO,但是不限于NGO,其实有很多研究机构,有一些商业的社团,他们也是作为观察员,在哥本哈根的时候能够达到近万人。

这次在天津按照梅江会展中心3500到4000人的会场来看,所以观察员应该是在2000人以内,这次可能会有很多中国NGO首次参与,除此以外就是媒体的数量。我听说这次国际媒体来得挺多,再加上在中国门口,可能本土朋友也会去很多人。

会议本身就像刚才说的,其实天津会议是一次程序性的工作会议,也没有授权让它出决议。它就相当于之前三次波恩会议的级别。为什么这么受关注?因为它是坎昆以前的最后一次磋商,这次之后所有谈判的成果就应该送到坎昆去,坎昆会议就是各国部长要参与要出决议和出成果的地方。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它之所以受关注是因为在中国,而且是中国主动提出要主办这个会的。

大家对此有各种各样的猜想,中国代表团的表态是我们向联合国表达我们谈判过程的一种积极的合作的精神,表达一个建设性。联合国方面最近有人评论说这是中国发出来的积极信号。但是有另一方面的猜想,有人说中国会不会借这次有个新的承诺,出台一个东西。也有更负面的猜想就是中国在哥本哈根的时候得到了比较有争议性的评价,中国是不是想借这次会议中做一些树立形象的工作,来洗刷自己在哥本哈根的不好的名声。当然现在都是各种各样的猜想了。

关于天津气候谈判会议的安排

关于会议的安排,是两个特设工作组的会议同时进行,所以4号两轨都是开幕大会,9号两轨都是闭幕大会。开幕大会和闭幕大会是所有人都可以进场的。在这中间有联络组会议,也有起草小组。像这样的会一般如果没有特殊说明,谈判代表和观察员都可以进场,媒体可能没有办法进场。还有一种非正式磋商,这个基本上是LCA或者是KP的主席,通常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主持一块的工作,这些人会主持闭门的会议,和一些在观点上有冲突的国家关起门来讨论。所以很多真正谈判的戏是发生在闭门的会议里的,NGO进不去,媒体也进不去,只能靠大家去收集和挖掘到底发生了什么。

除了正轨的谈判之外,也有平行进行的会议,每天早上的每日议程里面会写,当天有边会,边会可能和谈判内容有关,但是可能不是直接相关的,可能是关于气候变化,关于能源,关于整个低碳和相关各种东西的,有机构来主持这个讨论,也有可能非常有意思,有的时候代表团也会做边会。边会媒体就可以进了,这是开放的。除此以外每天在每日议程里面还有一栏媒体吹风会,一般是半个小时的时间。有可能是UNFCCC公约本身就有秘书长,他的直秘有一个吹风会,告诉大家我们这次的期望值有多高。各个代表团也很有可能有吹风会,我现在还没有具体看到。

一般来说欧盟国家和美国是积极地做这个吹风会的,在哥本哈根会议的时候每天都有吹风,即使在波恩会议期间每天都会有吹风,告诉大家他们希望听到的事实。NGO也有媒体吹风,比如说基金会和我们都在全球气候谈判参与的NGO联盟中,叫做 Climate Action Network ,这个Network有300多家机构参加,我们大部分的话语和评价都是通过这个集体的机构发出来的,每天也会有半个小时的吹风,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就是开头一个,结尾一个,大家可以集中地听NGO是怎么评论的。除此以外可能还有一些展览和媒体的活动。

具体讲讲两边的会谈什么。LCA其实主要讲的是所谓长期合作行动,它的重点是两个,一个是发展中国家得到的支持与减排行动,另外一个重点是美国,因为美国没有签《京都议定书》,但是它是在LCA这个组别里面的。

第三次波恩会议让哥本哈根的梦魇重现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一个谈判案文,这个案文的过程是在6月份波恩会议的时候由加纳的玛格丽特主席,她先是以个人的名义做了一个案文拿出来供大家咨询。在6月份会议结束的时候各方提了不少的意见,但是她这个案文能不能公平地反映各种意见。到了8月份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正式的谈判的案文,在谈判的文件系统里面有据可查,所有谈判国家都有权力对它发表评论,都可以参与具体的逐行逐段的修改。

天津会议的任务就是要讨论这个案文,把它呈送到坎昆去做最后的讨论或者是决定,它其实是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这个章,如果谈判顺利,每一章可以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决议,比如说第一章是讲共同的愿景,全球的减排和未来的大方向是多少,在这里做一个讨论。最早的时候这个案文只有十几页的。在8月份的波恩会议上有媒体和NGO都对这个评价非常负面,因为在8月份波恩这次的会议上有一点昨日重现的感觉,好多国家又一次把他们在哥本哈根谈判过程中的观点和不同意的地方往这个案文里面塞,当时超过了100页,可能现在又重新编纂了一下剩下了70页。

这次有四个共同愿景的小组讨论未来的目标或者是任务。有减缓,从巴黎路线图推过来,减缓就是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减缓两个方面。有适应、适应的行动。有支持资金技术能力建设这些对发展中国家支持的方面。其实MRV谈判的历程里面也已经写清楚了,MRV的讨论这两者都会覆盖。在资金技术支持这部分,核查到底你这个资金有没有落实到位。在减缓这个组下面也谈MRV,就是谈具体的行动,受到支持以后发展中国家的行动怎么进行核查。包括发达国家的减排行动怎么进行核查。这个是LCA这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本报福建记者站站长开博!
《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站长已经开通自己的中文博客,并首发船长归来的机场图片! >> 详细

论坛
琉球古国:处处渗透中华风
日本废琉球为县后,极力淡化琉球人的民族意识,企图使琉球人忘却本国历史。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