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化也改变着后冷战时期外交的环境、议题、方式和手段,乃至外交的内容和观念。受其影响,外交工作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从传统的政治、军事扩展到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军事外交,经济外交、文化外交等一系列新的外交形式应运而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适应这一变化的中国多边外交,以及中国广泛地融入国际社会的内容在前面的内容已有论述。但是,中国应对这一环境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也是立体的过程。 [详细] |
|
|||||
当地时间10月28日下午2时许,中国总理温家宝乘专机抵达越南首都河内,出席东亚系列峰会并进行多场双边活动。从中国成长为一个具有真正影响、威望和成熟的世界大国来说,中国与东盟关系是难以逾越的一环。
|
|||||
第17届东盟首脑会议及相关系列峰会将于当地时间28日至30日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新华社记者许钺乃曾多次参与东盟首脑会议及相关系列峰会的报道,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他眼中的东盟峰会的发展历程。
|
|
|||||
香港《文汇报》17日刊出评论说,20国集团(G20)首尔峰会未能达成任何有历史意义的协议,可以说是由于奥巴马政府企图以美国利益和意愿主导首尔峰会而遭致失败。与前四届峰会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相比,此次首尔峰会或许将成为G20峰会走下坡路的一个转折点。
|
|||||
美国在冒“天下之大不韪”大肆印刷钞票的同时,在首尔二十国集团峰会(G20峰会)上提出“竞争性货币”概念也并不受欢迎。加拿大学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在G20坚持自己的立场也是在帮助美国的经济增长,防止出现可能的贸易壁垒。
|
|
|||||
11月14日,在日本横滨,日本首相菅直人在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据出席会谈的日本官房副长官福山哲郎透露,菅直人在会谈中强调钓鱼岛为日本固有领土,胡锦涛则主张中国对其拥有主权。
|
|||||
11月11日至1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在韩国首尔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五次峰会和在日本横滨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为实现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这一目标,胡锦涛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完善框架机制,推动合作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