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倍增助日本国富转民富
日本国民的收入大幅提高,差距逐渐缩小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取得巨大成功,后来被认为是战后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最有影响的长期经济计划。首先,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是最引人注目的方面。1967年日本提前完成翻一番的目标,国民收入增加了一倍;1968年,日本成为西方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其次,国民收入得到较大幅度提高,由此刺激了国内需求的极大提升,促使日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另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本社会保障制度也得到显著发展。这表明日本的发展路径开始由注重“强国”转为“富民”,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提高全民生活水平。
当然,“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速度高于人们预期,政府与市场主体对问题估计不足所造成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农业生产率差异未有效降低;公害与城市拥挤问题恶化;通货膨胀问题未得到有效控制。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金柏松:
日本收入倍增成功的四点经验
对于,日本“收入倍增计划”为何能达到甚至超出预期效果,对日本经济有深入研究的商务部研究院金柏松研究员认为有四点经验。
准确定位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自由度之间的平衡点。从日本政府制定的倍增计划分析,日本政府对经济干预的程度深入细致,超出一般预想。不仅在公共计划部分列有详细实施方案,并且还是指令性任务,必须完成。而对民间部分以预测、展望形式制定计划目标,以政府公共行动推动、诱导、促进企业发展。日本行会、商会在其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即政府依法行政,政府行动仅仅接触行会、商会,原则上不触及具体企业,政府通过行会商会指导、推动、促进企业发展,完成计划。
发改委重组在即 反垄断角色更加坚定
中国政府将收到旨在“翻新”其庞大经济计划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若干提议,但该机构作为反垄断监管者的角色最终可能会被提升。详细>>
19家外媒看总理记者会 最关注经济改革反腐民生
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内政外交的窗口,也一向是外媒记者的“新闻盛宴”。而每年一次的总理发布会,由于直面总理的机会难得,中外媒体基本都会关注热点问题。
详细>>外媒:两高工作报告彰显中央反腐决心
境外媒体分析指出,两高报告不仅彰显了中央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的决心;而且,报告中颇具新意的司法公开和透明也得到较多着墨,料将获得高票支持。详细>>
外媒看两会:中国领导人愈来愈懂得展现幽默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它将消除刑讯逼供的使用,阻止地方官员干预司法判决并允许法官自己做出决定。详细>>
中国两会看点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和国防预算受关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3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一年一度的国家立法机关会议3月5日拉开序幕。所有人都密切关注着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和军费支出计划。详细>>
三月看两会:让梦想照入现实
让两会的提案照入现实的过程虽然漫长,但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详细>>
“开放”成新闻中心外媒记者热词
3月1日,偶遇的外国记者们提及频率最高的词就是“开放”。详细>>
全国两会引外媒热议 驻华记者关注反腐倡廉
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头一年,国际社会对中国两会给予高度关注。详细>>

两会会场的美女记者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各路媒体人来人往,美女记者永远最抢眼。详细>>
网民:对深化改革的十大期待
普通网民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有着这“十大期待”。详细>>
两会建言:工会维权难在哪里
作为一个群众组织,工会手中拥有的是什么?详细>>
两会花絮标签识茶杯
北京首都机场候机楼内配备的两会代表团茶杯上贴着不同颜色的标签加以区别详细>>
两会建言“有哪些民生亮点”
百姓期待今年两会上民生问题有更多亮点详细>>

“两会”代表委员住地
历届“两会”代表委员住地大盘点详细>>
为两会不再沏茶倒水点赞
服务员们将不再为代表委员们提供“沏茶倒水”的服务详细>>
香港代表感慨两会节俭风
节俭是有益于国家的积极转变。对豪华食品和葡萄酒的需求将会减少详细>>
农民工的身份何时转变
笔者就是一名90年代初从农村走出来的打工者详细>>
关于校车驾驶安全的建议
随着校车事故的逐年增多,校车驾驶安全已成为最被关注问题之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