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倍增助日本国富转民富
国富民穷引发重重社会矛盾
二战以后,一切从零开始的日本经济经过实施“国民经济复兴计划”和“国民经济自立五年计划”等措施,以及受惠于“朝鲜战争特需”、美国支持等因素影响,到1955年前后已基本恢复到了战前水平,自此进入了以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为中心的高速增长时期。在此阶段,日本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均达到10%左右,特别是1955年5月———1957年5月的“神武景气”以及自1958下半年开始的“岩户景气”,“两次景气”使日本经济实现了12%增长的速度。日本经济的快速恢复和高速增长,使日本国家经济实力大增,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提出创造了前提条件。
20世纪60年代以前,“强国论”一直是日本发展经济的主导思想。二战结束至1960年代,这一时期日本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投资额的迅速增长再加上二战后“人口红利”带来的低廉劳动力和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产能快速提高,日本经济实现年均10%左右的增长速度,已基本实现国富。与此同时,政府却忽视了“国富”与“民富”的平衡。普通的日本国民生活水平并没有享受到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出现了国民收入低、收入差距悬殊等一系列问题。这又集中表现在日本经济的“二重结构”问题,即城乡二重结构和大小企业之间差距巨大。从1955年到1960年,日本全部产业的年工资增长率平均只有5.6%。伴随低工资而来的是低迷的消费水平,由此日本经济陷入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失业率快速上升的困境,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工资在当时的日本已经导致国民怨声载道,由此引发的劳资关系日益紧张。例如,1960年发生在南九州岛三池煤矿的劳资冲突事件,将劳资矛盾激化到顶点,整个日本社会处于极度不稳定的状态之中。再如,从1959年4月到1960年10月的一年半时间内,日本共发生了23次以反对《日美安保条约》修正案为借口,实为提高工资、改善生活水平的游行、罢工等活动,全国大约有430万人参加,行动遍及5350个市、町、村,这两个事件引发的社会动荡成为岸信介内阁下台的主要原因之一。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扭转分配恶化局势成为日本政府的当务之急。
发改委重组在即 反垄断角色更加坚定
中国政府将收到旨在“翻新”其庞大经济计划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若干提议,但该机构作为反垄断监管者的角色最终可能会被提升。详细>>
19家外媒看总理记者会 最关注经济改革反腐民生
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内政外交的窗口,也一向是外媒记者的“新闻盛宴”。而每年一次的总理发布会,由于直面总理的机会难得,中外媒体基本都会关注热点问题。
详细>>外媒:两高工作报告彰显中央反腐决心
境外媒体分析指出,两高报告不仅彰显了中央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的决心;而且,报告中颇具新意的司法公开和透明也得到较多着墨,料将获得高票支持。详细>>
外媒看两会:中国领导人愈来愈懂得展现幽默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它将消除刑讯逼供的使用,阻止地方官员干预司法判决并允许法官自己做出决定。详细>>
中国两会看点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和国防预算受关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3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一年一度的国家立法机关会议3月5日拉开序幕。所有人都密切关注着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和军费支出计划。详细>>
三月看两会:让梦想照入现实
让两会的提案照入现实的过程虽然漫长,但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详细>>
“开放”成新闻中心外媒记者热词
3月1日,偶遇的外国记者们提及频率最高的词就是“开放”。详细>>
全国两会引外媒热议 驻华记者关注反腐倡廉
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头一年,国际社会对中国两会给予高度关注。详细>>

两会会场的美女记者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各路媒体人来人往,美女记者永远最抢眼。详细>>
网民:对深化改革的十大期待
普通网民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有着这“十大期待”。详细>>
两会建言:工会维权难在哪里
作为一个群众组织,工会手中拥有的是什么?详细>>
两会花絮标签识茶杯
北京首都机场候机楼内配备的两会代表团茶杯上贴着不同颜色的标签加以区别详细>>
两会建言“有哪些民生亮点”
百姓期待今年两会上民生问题有更多亮点详细>>

“两会”代表委员住地
历届“两会”代表委员住地大盘点详细>>
为两会不再沏茶倒水点赞
服务员们将不再为代表委员们提供“沏茶倒水”的服务详细>>
香港代表感慨两会节俭风
节俭是有益于国家的积极转变。对豪华食品和葡萄酒的需求将会减少详细>>
农民工的身份何时转变
笔者就是一名90年代初从农村走出来的打工者详细>>
关于校车驾驶安全的建议
随着校车事故的逐年增多,校车驾驶安全已成为最被关注问题之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