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新华国际时评:“两轮驱动” 深化东亚合作

2013-10-11 11:06:37 来源:新华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百度百家
 

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10月9日至10日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举行,如何深化东亚合作再次成为各方讨论的焦点。当前,谋合作、求发展仍是东亚地区主流,但与此同时,东亚地区一些国家之间也存在领土和海洋权益纠纷。此时此刻,畅想东亚合作的美好未来,必须坚持政治、经济“两轮驱动”。

无论是维护当前东亚地区的积极发展势头,还是实现未来东亚地区的光明前景,都离不开地区各国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发力。正如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在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在政治上,要“深化战略互信,拓展睦邻友好”;在经济上,要“聚焦经济发展,扩大互利共赢”。

回望过去10年,东亚地区在实现和平稳定和经济融合方面,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东亚地区经济整体保持较快增长,领先世界其他地区。中国和东盟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贸区,而涵盖东盟10国和中、日、韩、印、澳、新在内的“地区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概念日渐清晰,稳步推进。

睦邻友好、战略互信向来是维护东亚地区和平、实现共同繁荣的前提。国与国打交道,好比人与人往来。只有相互信任,没有猜疑,彼此照顾对方的感受,才能创造交往的良好氛围,才能为合作与共赢提供有利的条件。

当前,在东亚地区,倡导睦邻友好、战略互信更有现实意义。由于历史恩怨和现实利益交错,东亚地区各国之间既有谋求共同发展的“理想”,也有现实地缘政治纷争的“现实”。深化战略互信,就是地区各国对彼此的发展战略目标和现实行动没有疑心,相信对方的发展一定会成为自己发展的机遇;推进睦邻友好,就是地区各国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聚焦经济发展、扩大互利共赢则是维护东亚地区和平、实现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聚焦经济发展,就是要牢牢把握东亚地区各国着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共同心愿,就是要顺应世界各国谋合作、求发展的历史潮流。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潮中,各国和各地区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只有专心致志谋发展,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否则,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国际产业分工合作的大局之下,聚焦经济发展,必须不断扩大东亚地区各国之间的互利共赢。无论是哪个国家,要实现经济发展,都需要其他国家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需要其他国家的市场和投资。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必须指出的是,在谋求东亚地区共同发展的道路上,政治上的睦邻友好与经济上的互利共赢密不可分。没有睦邻友好,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就没有保证,经济发展就缺乏根基;缺少互利共赢,大家在追求各自发展的道路上“自扫门前雪”,甚至进行恶性竞争,经济发展就不可持续,睦邻友好和战略互信也终将受损。

一直以来,中国坚持东亚地区合作要政治、经济“两个轮子”一齐转,既反映了地区各国的主流智慧,也是对极少数人所谓“政冷经热”思维的一种反驳。所谓“政冷经热”,就是极少数国家幻想与其他国家不断搞纠纷、闹摩擦的时候,继续高调谈“合作”,讲“双赢”。用现在流行的话说,这种思维既不现实,也不科学。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亚洲经济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东亚地区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只有让睦邻友好和互利共赢“两个轮子”都转起来,东亚和平与繁荣的列车,才能驶得更快、更远、更安全。

(来源:新华网 编辑:刘梦阳)

相关报道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