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与东盟国家应排除干扰着力打造“钻石十年”

2013-10-10 17:33:00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百度百家
 

10月9日至15日,李克强总理将应邀出席在文莱斯里巴加湾举行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并对文莱、泰国和越南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总理首次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并访问东南亚国家,国际社会投以热切关注的目光。东盟国家纷纷表示,期待此次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能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添砖加瓦,引领未来十年中国—东盟各领域合作。但与当前地区国家求合作、谋发展的潮流相反,部分国家依旧热衷于拿南海之类的问题说事,一些西方媒体更是摆出“唯恐天下不乱”的架势,渲染南海形势严峻,南海问题似乎也因此成为此次会议的主题。

既然有媒体又一次患上“选择性视盲症”,看不见或不愿看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那我们不得不唤醒他们的记忆,校正他们的“散光”度数,再次回顾过去10年,双方在平等相待,合作共赢道路上留下的每一个脚印。

10年前,中国率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同东盟建立起“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中国首次与地区国家组织建立国际战略伙伴关系。

10年来,中国和东盟坚持战略对话,锲而不舍地不断增进政治互信,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上加强相互了解和支持。

10年来,中国和东盟不断推进务实合作,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中国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去年,双方贸易额达到4000多亿美元,是10年前的5倍,相互累计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是10年前的3倍。

10年来,中国和东盟的人文和民间往来更加紧密。去年,双方人员往来达1500万人次,是10年前的4倍,中国成为东盟第二大游客来源地,双方每周往来航班达1000多架次。

10年来,中国和东盟双方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应对印度洋海啸、非典、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疫情中同舟共济,守望相助。

事实胜于雄辩,如果中国和东盟国家一直纠结于南海问题不能自拔,选择对抗而不是对话,恐怕中国—东盟的“黄金十年”就会被“失落十年”所代替,中国和东盟国家各自的发展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不回避讨论南海问题。就在不久前,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六次高官会和第九次联合工作组会议在中国苏州举行,与会各方就进一步全面有效落实《宣言》、加强海上务实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并在落实《宣言》框架下就“南海行为准则”举行了磋商。这充分说明中国与东盟国家就南海问题的沟通渠道畅通无阻。

树欲静而风不止。总有少数地区国家和媒体想借南海问题这块板子时不时打一打中国的手掌心,以为能把中国打疼。也总有那么几个域外国家对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家务事”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心,施展各种解数,想在中国和东盟国家间撬出一条缝。凡此种种,既低估了中国的战略定力,低估了中国和东盟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的决心和动力,也高估了某些域外国家挑拨是非的手段和能力。

东亚大家庭及其成员国的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是亚洲之幸,是亚洲之福,它需要本地区国家和媒体悉心呵护、共同经营。对极少数域内国家只顾一己之私的言行,各国无论大小都不应采取置身事外的态度,对少数域外国家和媒体搅局干扰的企图,各国更应当保持警惕。“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本次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的大幕已经拉开,与会国家都是这次会议的主角,大家应当排除各种干扰,求合作、谋发展,共同对外发出强有力的一致声音,推动东亚合作迈上新的台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中国和东盟国家将迎来更加灿烂的“钻石十年”,更好地造福地区人民。

(来源:人民网 编辑:蔡东海)

相关报道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